《冬天里的春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長篇小說。198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國文(1930~)江蘇鹽城縣人,5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出版有小說集《一杯苦酒》、《李國文短篇小說選》。其中《月食》、《危樓紀事》分獲1980年、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冬天里的春天》是以主人公于而龍回故鄉(xiāng)石湖,3天之內的所見、所聞、回憶、聯(lián)想,概括了從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建國后17年、十年動亂直到粉碎“四人幫”近40年的生活內容。展現了石湖游擊戰(zhàn)爭和建國后特別是十年動亂中的生死斗爭的畫面。于而龍的妻子蘆花在解放戰(zhàn)爭中,為了保護丈夫在石湖慘遭謀殺。1977年于而龍重返石湖,了解30年前妻子被害真相,與仍然竊居高位的兇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角逐,最后終于在群眾的支持下使混進黨內40年的變色龍現出了猙獰的真面目。于而龍到了晚年成為一個沉默寡言、冥思苦索的人,他剖析自己的靈魂,決心洗掉沾染在自己身上的那種官臣人士慣有的世俗之氣,重新投入人民群眾的懷抱。作品寓意深刻,揭示了“文革”的經驗教訓,表現了極左路線造成的慘痛損失,預示著人民將在新的時期去奪取新的勝利。作品最為動人之處是以濃烈的色彩,奔放的感情,刻畫了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于而龍、蘆花、柳娟等。作品結構別出心裁,它以主人公3天的經歷為主線采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各個歷史畫面加以剪輯和組接,使作品囊括了近40年間的生活內容。語言生動,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新的開拓,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內涵。1982年榮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上一篇:《蘭軒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創(chuàng)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