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仙笑》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又名 《云仙嘯》,題 “天花主人編次”,作者姓名及身世不詳。據作品知其為清初人,此外還有《驚夢啼》。本書作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 以前,書分五冊,冊演一故事,有清初刊本,近有春風文藝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排印本。
這部小說集沒有才子佳人的俗套和神仙道化的離奇故事,而是直面現實,著重描寫社會底層人生。筆下人物,多屬社會中下層。作品通過生動的故事,反映了官府與百姓的尖銳矛盾,邪惡勢力的橫行,民眾的反抗,科舉的弊端等豐富的思想內容,肯定和歌頌了下層人民的美好品質,表現了作者對受壓迫人民的同情,具有較深刻的主題。
《裴節女完節全夫婦》是本書中最好的一篇,作品開頭先引古詩《賣兒行》并敘述老媼賣子過程,老媼因夫病,欠負官稅私債,“官卒打門相逼促”,“豪門索錢如索命”,被迫 “棄擲掌上珠”,“割此心頭肉”,賣子抵債。重點描寫了撕人心肺、催人淚下的母子難舍難分的情景,“真個字字酸鼻,令人不忍再讀。”正文寫一賣妻完納錢糧的悲慘故事。士人李季侯遇了荒年,朝不謀夕,官府卻毫不寬免地追比錢糧。他賣家伙,賣房子,物件賣盡,求貸無門,雖知縣“憐斯文”對他放寬期限,卻不能免征其賦。絕境中,他甚至要 “自盡,以免刑辱”,最后賣了恩愛、賢慧的發妻,才完納了錢糧。其他篇中也有類似的內容,如《張昌伯厚德免奇冤》中的貧苦農民虞信之,為完納錢糧,連家中的雞都賣了充數,最后還被騙送了性命。但比較而言,還是本篇最為典型和深刻。入話的賣兒與正文的賣妻相輝映,賣妻者又是官府頗加 “青眼” 的斯文之輩,所遇知縣還是較為通情達理的“賢明官長”,尚且造成如此惡果,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追比錢糧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官府與百姓的尖銳矛盾。作者還于篇末特別揭示說: “為民父母的不可不讀”,更強化了這一點。表現了作者同情受苦受難的百姓,渴望 “四海九州同一春,無復鬻女賣男人” 的美好愿望。在明清小說中,能如本篇這樣鮮明揭示官府與人民對立的,尚不多見。
有壓迫便有反抗,《一碗飯報德勝千金》正面描寫農民起義,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歌頌了義軍將士的高貴品質,描繪了起義軍的作戰情景。此篇可看作《裴節女完節全夫婦》的姊妹篇。故事背景雖為元末,但在封建社會中,有普遍意義。小說開篇就描寫了農民起義的社會環境:元“順帝無道,天下饑荒,水旱蝗疫,處處不免。”“百姓不是餓死,便是瘟死”,“十室九空”。接著,作品通過幾個社會地位全不相同的人物走上起義道路的描寫,揭示了農民起義的原因是官府逼迫的客觀現實。窮秀才曾珙只是因為“在家免不得餓死”,才不得已做了劉福通起義軍的參謀。官為江西省平章事的富宦黃通理,設飯救濟饑民,卻被誣為“假托濟饑,買服民心,圖謀不軌”,發兵捉拿。傭工劉黑三率饑民營救,后與黃一起被捕,經起義軍救出,參加了義軍。小說對農民起義者的高貴品質,給予了滿腔熱情的贊頌。黃通理居官愛民,為富而仁,救濟饑民,這些自不必說是值得稱贊的善舉。劉黑三的樂于舍已助人更是令人敬仰,他費盡周折在黃通理家領到一份救濟飯,準備帶給饑餓的老母。路遇饑寒待斃的曾珙,他不僅將其背送回家,還把這份救命飯相讓。這在得之則活,失之則亡的饑荒時期,是多么難能可貴! 作品還寫了起義者的有恩必報: 劉黑三得過黃通理的一飯之恩,黃有危難,他冒死相救;曾珙得過劉黑三的一飯之恩,劉被捕后,他率兵營救; 李老四搶過劉黑三領到的飯菜,他不等發兵,只身冒死去救。作品描述他們舍已為人,有恩必報,在危難中互相救助,不僅歌頌了他們的高貴品質,而且通過這些好人被逼造反,更加說明了這個社會是不容人們正常生活的,證明了農民起義的合理性。作品還贊揚了農民義軍將士的團結一致,智勇善戰,正面描寫了他們一路“勢如破竹”,拯民于水火的壯麗場面。此篇亦為不可多得的好作品,正面肯定和贊揚農民起義,短篇小說中,以此為最。
此外,《拙書生禮斗登高第》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的弊端,名為切磋學問的文社,已經變成吃喝閑談的場所,各級考試無不徇私舞弊,行賄受賄,以致有才者遭坎坷,拙書生登高第。《張昌伯厚德免奇冤》中褒揚了一些良善行為:商人張昌伯仗義疏財,富有同情心;貧民朱恩有錯痛改,知恩必報;滕知縣不濫施肉刑,合理判案等。這篇中還揭露了地痞刁星教唆他人敲詐騙錢的陰兇狠毒的丑惡本質。《都家郎女妝奸淫婦》中對貪淫好色、教唆殺人的歹徒都士美給予有力的鞭撻,這些都表現了作者的進步立場。
由于作者所處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本書還存在一些消極的思想內容,表現了作者思想上的落后,認識上的自相矛盾。在 《都家郎女妝奸淫婦》 中誣蔑農民起義軍: 稱其為 “賊寇”,說起義軍勝利是 “勢甚猖獗”,把起義軍比為殘暴的秦軍。對漢奸吳三桂和清軍極力美化: 寫他們發還被起義軍擄掠的婦女,使其夫妻團聚。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嚴厲鞭撻了平子芳的年青守寡的繼母與人通奸,卻毫不譴責平子芳有妻再娶,宣揚了片面的貞節觀念和禁欲主義。此外,書中還宣揚了因果報應、迷信天命等。
這部小說集,在藝術上頗具特色。人物刻畫上,總的來看,雖然失于粗略,但有些是頗為鮮明、生動的,有的可以說是典型的。特別是《裴節女完節全夫婦》中窮士人李季侯的妻子裴氏,尤為突出。作者把她放在丈夫因無力交納錢糧,即將被逼死的矛盾沖突中,成功地刻畫了這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她深明事理,對官府有著清醒的認識。當丈夫因知縣“憐念斯文”,放寬他交納錢糧的限期而滿心歡喜時,她十分清醒地提醒他說: “你今日雖然脫過,下限少不得要完的。難道到叫知縣代賠不成?” 當丈夫因錢糧追比行將自盡時,她經過深思熟慮,權衡自己去留的得弊,主動要求賣自己完賦。為了日后的團圓,還提出三項條件: 年老的丈夫,有子女的家庭,要一兩賣身銀子。嫁時異常冷靜,毫無顧戀,丈夫誤認她水性楊花,貪圖富貴,而她的目的卻是沖淡丈夫的思念,含蘊著“有余不盡的深情”。嫁后她與新丈夫商定:既不同室更不同床,幫助管家教子,用那一兩銀子買麻紡織。三年后,靠自己的勞動所得自贖。這時,季侯已有妻子,她不能忍受多妻制的污辱,默默無言地強忍著失去摯愛的丈夫的苦痛,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聲爭執,不動聲色地出家為尼。直到得知新婦確是石女,而丈夫又執意不肯買妾,多年來一直不忘前情的時候,她才順乎情理的和丈夫復了婚。
裴氏這位普通家庭婦女,在家中遭難時,為救丈夫于水火,忍受丈夫的誤解,承受了賣身的屈辱,靠自己的力量,最后贏得愛情,獲得幸福。她所表現出來的深謀遠慮、忍辱負重、含蓄深沉、剛毅果斷、矢志不移、守身如玉的思想品格,她那不被官府所壓倒,不被財富所誘惑,不為封建倫理所束縛,追求實質性的專一愛情的精神,令人贊嘆不已。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我國古代小說中,頗為少見的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
還有些人物也是頗具性格,很有特色的。如,李季侯的軟弱庸懦、見短識淺;《張昌伯厚德免奇冤》中的地痞刁星的陰險奸詐、兇狠毒辣;貧民朱恩的利人濟物、知恩必報等,都寫得逼真動人,貼合人物的身份地位。
其次,本書在通過人物心理活動描寫,刻畫人物性格方面,表現得也比較突出。如,李季侯的一段心理活動,就描寫得逼真動人。他向妻子述說陶三提出的讓他賣妻完納錢糧的主意,他以為妻子一定堅決反對,不料裴氏竟欣然要求賣掉自己。這使他十分震驚、惱恨,作品寫道:
詫異! 這是怎么樣解說? 是了,我曉得了。這是她厭我貧困,畢竟預先與陶三說通,故此叫我到陶三家去,聳動我走這條門路。只是一說,夫妻之情,難道一切都泯滅了。看她欣然以為得計。罷罷! 婦人水性楊花如此,若我死后留她在此,做出不可知之事來,其實難免身后之恥,況她如此心腸,到底不妙,由他去罷了。
這段人物的心理描寫,層次清晰,極合邏輯。先是他對妻子權衡賣與留的利弊,要求賣己的不理解。接著,根據自己貧困及妻子讓去找陶三的這兩點事實,得出妻子“厭我貧困”,要離他而去,但她自己羞于開口,才借陶三之口說出的似乎合乎邏輯的解釋。第三層,多年夫妻恩愛之情,畢竟難泯,又困惑不解。第四層,她既這樣斷情絕愛,留有后患,才下了賣妻的決心。這段描寫細膩委婉,合情合理。既見李季侯的忠厚深情,又從其對妻子的誤解中,反襯裴氏的深思熟慮。作者的安排也比較靈活,如裴氏與李季侯離別時,壓抑夫妻被拆散的慘痛,出于對丈夫的擔憂和關切,故作歡顏,其復雜的內心活動,是在團圓之后補敘出來的,既自然又真實。
再次,構造曲折的故事情節,也是本書的特色。《都家郎女妝奸淫婦》、《一碗飯報德勝千金》的故事情節,都有可稱道之處。《張昌伯厚德免奇冤》的情節,更是波瀾起伏、引人入勝。它的故事按兩條線索發展,一是朱恩的報恩,一是刁星的詐財。張昌伯既是朱恩的報恩對象,又是刁星的詐財目標,由他把兩個故事聯結起來,交替發展。作品先寫張昌伯的施恩:抓住小偷朱恩,不打不罰,反招待酒飯,贈送銀兩。再寫朱恩的報恩: 移走張家門前的死尸。插敘尸體來由寫出刁星利用虞信之陷害張昌伯的始末。這插敘的故事更為曲折:信之賣雞,刁星買雞,卻遲遲不付雞錢,逼使信之夜宿刁家。刁星趁機勸誘信之冒充張家剛剛病故的飯婆子的親戚去詐騙,被張家識破而未遂。刁星誘使信之假裝上吊去再詐,卻弄假成真,信之被騙真的死去。朱恩是信之的表弟,刁星又企圖利用朱恩敲詐張昌伯,反被朱恩識破他的一切罪惡陰謀,告官對案。故事就是這樣,波波相接,環環緊扣,吸引讀者,一讀到底。
總之,《云仙笑》這部短篇小說集,雖不能說是清初小說的最上品,但觀其思想、藝術的獨特之處,完全可以在中國古代通俗小說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上一篇:《于少保萃忠全傳》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五鳳吟》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