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注釋】
舉頭:抬頭。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晉《清商曲辭》。晉樂府《子夜四時歌·秋歌》:“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鑒賞導示】
自古以來,明月象征團圓,客居異地的游子往往見月思鄉(xiāng)。詩人因疑而望、因望而思,寫情深婉,語言淺近。胡應麟指出“太白五言如《靜夜思》《玉階怨》等,妙絕古今”。這首小詩,它能夠用極其淺近的語言,寫出人世間所共有之情,因此它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
【鑒賞】
這首小詩,寫靜夜思鄉(xiāng)的情緒。詩中既沒有新穎的想象,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xiāng)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
前二句是床前的鏡頭,描寫了深夜他鄉(xiāng)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在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蒙眬地乍一望去,在迷離的恍惚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的環(huán)境告訴他,這不是露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明月正掛在窗前,秋天的天空是如此的明凈!這時,他完全清醒了。
后二句,是詩人再抬頭望月,明月在天,此時才清楚地知道自己身在外鄉(xiāng),因而觸發(fā)起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懷。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
短短的四句話,寫得樸素清新、明白如話。它的內容單純而又豐富,容易理解又讓人體味不盡。構思細致而含蓄,但又脫口而出,了無痕跡。從這里,我們不難領會到李白絕句“自然”、“無意于工而無不工”的妙境。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鑒賞要點】
[1]名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語言淺近,情意真切、深厚。[3]形象鮮明。[4]觸景生情、借月抒懷。
上一篇:【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漢】《樂府歌辭·長歌行》全詩原文、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