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懷詩(其一)·王蘋
秋聲跋扈土垣東,促迫村莊萬樹紅。
雁陣昏黃浮野水,蟲吟慘淡訟酸風。
諸山未醒重陽酒,亂帙平分一畝宮。
細讀農書閑把甕,且將種菜論英雄。
如果說文人悲秋是為傳統,那么作為一個退隱歸耕,閉門寥落,且身有疾患的詩人,深秋之際更難免要宣泄胸中苦寂悵惘之情。然而,王蘋這首《秋懷詩》卻寫得凄而不苦,感而不傷,低徊而不頹廢,情濃而不郁結,閃爍著健康向上的信念火星。
前兩聯著墨寫景,景中寓情。先聞聲后覽色,復睹景又聞聲,做到言聲有景,述景有聲,情景交融,聲色俱下。首聯寫秋風西來,在墻東瑟瑟作響,催紅了四下的樹葉。詩人用“跋扈”來形容秋聲,使人感覺到彼時他聽見的秋聲正是宋歐陽修筆下那種“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見《秋聲賦》)的秋聲,它肅殺威烈,摧枯拉朽。但隨著詩人們不同的胸次、心緒、見地,感觸不同,捕捉的瞬間不同,作者眼中看見的卻是在秋霜“促迫”下竟然“萬樹紅”。這種筆法既烘托出秋意深濃,又讓人感覺到蘊藏在一片紅色中的生命力,表現出詩人的感情傾向。
秋雁陣飛秋蟲唧唧本是歷代文人墨客筆下詠秋尋常景物,可是在描寫霜重秋晚大雁野宿時將“黃昏”倒為“昏黃”既可在不失原意的情況下修飾“雁陣”,增添景象的氣氛,又與“慘淡”呼應,使頷聯更為熨貼工穩。詩人還借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東關酸風射眸子”句中的“酸風”暗點出深秋霜風凄緊,令人眼酸,亦令人心酸傷感。然而,盡管如此,即便是“蟲吟慘淡”卻并不認命,仍用哀鳴控訴肅殺的西風。句中“訟”字與首聯中的“紅”字一樣,是強音,使詩人帶有縷縷悲涼意緒的心境中流露出不甘受命運擺布的頑強精神。
詩人在繼前四句對秋聲秋色的描寫之后重墨述懷,故后兩聯側重抒情,因情及景。草木無情尚且能“萬樹紅”,區區小蟲尚知“訟酸風”,作為萬物之靈的人將如何對待這“跋扈”的秋聲呢?首先是坦然處之,縱有秋風秋雨愁煞人意可登高望遠暢開心扉,或是以酒澆愁,醉能忘憂,逢重陽佳節不妨攜酒登山痛飲,一醉方休。醉眼看山,山峰晦暗朦朧似亦沉醉未醒。此時此刻若處“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意境中自得其樂。然后回歸到被雜亂的書籍占去了一半的簡陋居室,與書相處,平分秋色。“亂”字有畫龍點睛之妙,在清淡的語意中透露詩人懶散孤寂的心境與閑適隨和的生活作風。這就是詩人對付秋聲的辦法,雖在自由中顯得孤獨,可在孤獨里尋求樂趣,縱在清淡中顯得凄寂,但覺寂靜中有安適。
尾聯為進一步表白其恬適雅淡的生活態度。三國時劉備初棲身曹營耽心曹操妒才加害于他,便“就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見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詩人借用此典似在表明自己無與人爭雄的抱負,愿躬耕以遠禍,唯從村野生活中去尋求閑趣。歸隱生活雖有多種方式,但境界上總不如“細讀農書閑把甕,且將種菜論英雄。”來得灑脫。在句法上亦做到用典自然,富有韻味。
這首詩抒寫詩人深秋所聞、所見、所做、所感,盡管題材十分普通,構思不算新穎,但造語考究,用字精巧,寫法上又采用見聞錯落、明晦相間,借畫面、聲音、氣氛、感觸將肅殺的秋意和歸隱田園的生活感受交融一起,寫得真切感人,達到了較高的意境。
上一篇:秋柳四首·王士禛
下一篇:秋登越王臺·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