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海十章(其二)·魏源
千舶東南提舉使,九邊茶馬馭戎韜。
但須重典懲群飲,那必奇淫杜旅獒。
周禮刑書周誥法,大宛首蓿大秦艘。
欲師夷技收夷用,上策惟當選節旄。
也許這首詩還不能算作《寰海十章》和魏源政治詩中最具功力的篇什,但在魏源的全部詩作、乃至整個鴉片戰爭愛國詩潮當中,它無疑是最有詩思的深邃性和沖擊力的一章。
鴉片戰爭這場“乾坤之變”使道咸之際的詩風發生了群體性的巨大轉變。以戰爭為觀照對象的蒿目時艱、俯仰抒嘯取代了先前的吟詠風月,流連山水,一躍而雄踞詩壇主潮。魏源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之一。“昔人所欠將余俟,應笑十詩九山水”(《戲自題詩集》),他先前以寫作山水詩自命自任。而戰爭開始,山水詩急劇減少,以時事為對象的政治詩占了絕大多數。同當時的大多數詩人一樣,他以《寰?!贰ⅰ肚锱d》為題創制的數十首組詩,痛斥侵略者罪惡,揭露投降者丑行,針對攻防戰守、納款和議、局勢變遷等重大現實問題,或總攬形勢,沉痛憂深,或陳義獻策,大睨雄談,或指斥剴切,凌厲飚發,“皆有裨益經濟,關系運會”(林昌彝《射鷹樓詩話》),成為鴉片戰爭愛國詩潮中的強音。
作為近代開風氣的卓越思想家,魏源的詩思又迥出眾流之上。“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這一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著名主張,在他一八四二年完成的《海國圖志》中得到集中闡述,但這一主張的最先提出,當首推本詩。
這首詩作于一八四○年戰事方殷之際。從文化背景上說,由來已久的“華夏中心主義”,長期閉關鎖國的政策,養成了盲目自大的民族心態,根深蒂固地盤踞于民族心靈深處。就現實本身而言,罪惡的鴉片貿易和侵略者暴行正激怒著整個中國社會。傳統中的落后保守和現實中的華夷對立,情緒化地掌握了包括詩人們在內的民眾心理。大量詩作中那一片“閉關絕市”的強烈呼聲,那把“堅船利炮”所代表的西方科學技術一概當作“奇技淫巧”的輕率排斥,正是這樣一種民族自衛的正義性與歷史落后的愚昧性相交織的情緒化宣泄。
而魏源的這首詩,獨以超拔時論的識見,表現出穿越了炮火硝煙后對現實冷峻清醒的理性思考和透過歷史并遙指向未來的深邃眼光。首聯從“貿易”著眼,同時包括東南海市和西北邊市,他認為貿易歷來有之,并非可閉之門,重要的在于管理,管理得好,策略適宜,同外部互市通商,交換有無,也是鞏固邊防的重要軍事謀略。這自然是對現實中“閉關絕市”的否定。順此意脈,頷聯兩句進一步展開,主張對那些走私販毒的不法之徒,自然要像《尚書·酒誥》所規定的那樣,嚴刑重典給予堅決處置,但除此以外的舶來品,則不必誣為“奇技淫巧”,視作“旅獒”般的洪水猛獸和使人喪志的玩物,拒而不納。頸聯“周禮刑書周誥法”是頷聯首句的照應和具體化;“大宛苜蓿大秦艘”是頷聯次句的照應和具體化。兩者均舉客觀史實正面印證前兩聯提出的主張。像周代,國家政策法令嚴謹,便社會不亂;而歷史上派使臣通西域,用絲綢換回大宛良馬,引進良種苜蓿,以及羅馬帝國的使者乘船而來,都是正常的國際貿易往來,為中國的繁榮發展作出過貢獻。因此,不僅不必擔心“奇技淫巧”,當今之計,反而首要在于“上策唯當選節旄”——派使臣出洋。
在群情激憤的閉關絕市的呼聲里,如此力排眾議,足見膽識不凡。但魏源的著眼點卻并不在一般的通商。“選節旄”的目的,乃在“欲師夷技收夷用”,這才是全詩的結穴。其中包含了十分豐富的戰略思想。抵抗侵略以拯救危亡是根本目的,但至關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抵抗侵略。鴉片戰爭的失利說明,侵略者堅船利炮所代表的先進科學技術映照了我們自身的歷史落后性。拯救民族危機不僅需要“同仇敵愾士心齊”的愛國熱情,更要從根本上改變自身的落后。這就首先要“師夷”,否則“收夷用”就只能是一句空話。但“師夷”必須以承認對方的先進和自身的落后為邏輯前提,正是這一點,對當時尚沉浸于“天朝上國”古老夢幻中的大多中國人來說,格外艱難。這無疑需要正視自身的勇氣,擺脫盲目自大的“華夏中心主義”,拋棄狹隘保守的文化心態,擁有開闊的世界眼光。而作到這一切的當務之急,乃在“上策唯當選節旄”——走向世界,了解世界,認識世界。這也就是他兩年后在《籌善后》一詩中所說的:“夷情夷技及夷圖,萬里指掌米沙如”。盡管魏源此處的“師夷”還主要囿于“技”的范圍,但這一包含著新的文化因素的戰略思想,對中國近代歷史所具有的深遠啟示意義,早已為歷史的實踐所證明。
詩思的深邃性與對現實歷史的巨大沖擊力,本身就構成了全詩最突出的審美特征。作為政治詩,它所使用的手法主要是議論。但本詩的議論,卻并非枯燥地說理,而是運思于大量的史實典故之中。這不僅使詩境奧衍邈遠,筆力深峭,而且于思想家之外,同步顯示了魏源作為歷史家和古文家的雙重特質。
上一篇:魯一同《荒年謠(五首選一)》原文翻譯注釋與賞析
下一篇:魏源《寰海后十章(其八)》原文翻譯注釋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