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處事,慌張容易出錯
原典
事勿忙,忙多錯。
譯釋
做事不要慌慌張張,忙中容易出錯。
解讀
越是緊急時刻越要保持鎮定
2014年11月10日晚,由珠海飛往北京的南航CZ3739航班,因發動機機械故障,在起飛一個多小時后成功備降廣州白云機場,無人員傷亡。事件發生時,機上的很多乘客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中,人們擔心飛機出事,然而,這時候機長的一句話給乘客帶來了安慰,他說:“本人經過嚴格的訓練,有能力控制好狀況,有能力將大家安全送到陸地上”。果然,在機長胸有成竹的操作中,飛機安全著陸。
事后,有很多當事乘客紛紛伸出大拇指稱贊這位機長,其中一位當事乘客還稱:“機長真的很棒,最后10分鐘的備降像在等死,但機組人員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這位遇事臨危不亂,淡定播報的機長也被網友譽為“中國最美機長”,在網絡上迅速走紅。
很多人在遇到緊急事件時或者碰上很多事堆積到一起時,就容易陷入慌亂,不知道如何去做或者先做哪一件事。其實,當緊急事件發生時,或者有很多事情需要緊急處理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處理這些事情,而是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就像那位從容穩重的機長一樣,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接著用廣播的形式讓乘客們都冷靜下來。
研究表明,人在慌亂或沖動時很容易做出錯的決定,只有在冷靜狀態下才能理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在生活中,由于我們想盡快地解決問題,于是在處理問題時會顯得急躁不已,此時,我們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任務。所以,我們一門心思地將腦袋扎了進去,拼命地思考問題的答案。由于缺乏耐心,所以也會對問題缺少足夠的思考,一旦如此,我們就會陷入“愈是拼命愈感到束手無策”的惡性循環中。
所以,在面對繁忙的學習或工作壓力時,我們不應該一味地向目標沖刺,而應該冷靜下來,理性而認真地思考問題的實質,找到問題的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艘美國軍艦停靠在某個港灣。那天晚上月朗星稀,周圍的海域一片寂靜,這本該是個美妙的夜晚。但就在這時,一位巡視水兵突然呆住了,他不是為這美景發呆,而是驚訝于不遠處的海面上漂來的一團漆黑的東西。當他發現這是一枚觸發式水雷時,可把他嚇壞了,因為水雷正朝著他所在的軍艦方向浮動。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用不了多久水雷就將和軍艦“同歸于盡”,到那時,他和他的戰友們都將被炸為灰燼。
水兵不敢細想,他馬上將這一重磅消息報告給值日官,值日官又馬上報告給了艦長。于是,全艦馬上發出戒備訊號,大家紛紛警戒起來,可又不知如何是好。起錨離開,已經太晚,沒有足夠的時間;發動引擎使艦身和水雷漂離,更是不可能;用槍炮將水雷引爆?太危險了,因為這枚水雷就在軍艦彈藥庫的附近,到底該怎么辦呢?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一名平時遇事沉穩的水手向軍官報告:“長官,請馬上讓人拿消防水龍頭來。”水兵的大喊打破了原本沉寂的氣氛,大家馬上明白了他的意圖。就這樣,全體官兵齊心協力用消防水龍頭向水雷噴水,形成一股強勁的水流,將水雷帶向了遠方,然后再由一名射擊高手將其引爆,總算化解了一場危機。
這時,你也許會向那位水兵豎起大拇指,為他能在關鍵時刻想出化解的辦法而欽佩不已。但據了解,這位水兵在平時就是一個沉穩踏實,做事很有條理的人。從這個故事中就能看出,冷靜理智的性格能讓一個人在遇到任何突然發生的災難或事故時,沉穩而不驚慌。
人是感性與理性兼具的動物,分享歡樂,享受生活時不妨感性一些,面臨選擇,處理事情時則須理性一些。保持理智不僅是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更是為自己贏得成功的基礎,這種素質需要在生活中磨煉出來,并非天生就能擁有。
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還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生難題。有時,一些難題接踵而來的時候甚至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這時候,不妨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盡量冷靜下來,切莫意氣用事,憑一時沖動而下結論。否則,你可能會受到沖動的懲罰。
年輕人大多血氣方剛,在處理問題時常常不懂得繞彎子,很容易意氣用事。有的人在與人鬧不愉快后,就容易劍走偏鋒,心想“反正你不讓我好過,那我也就不讓你好過”,于是就以牙還牙,以暴制暴。這樣不但無助于事情的解決,反而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傷害到沖動者本人。所以,無論做什么,我們都要避免走入偏激的死胡同,需要冷靜下來,學會用自己的理智做出冷靜、客觀的判斷,找出最和平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因慌亂而出錯。
弟子規精華
慌張地處理問題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年輕人在遇到緊急事件或者被很多事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請先保持冷靜,讓自己以一顆淡定之心去處理事情,那么很多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上一篇:兄弟和睦,父母歡喜即為孝
下一篇:分明取舍,拒絕貪婪和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