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指責批評,易招致禍患
原典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譯釋
贊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解讀
你沒有權利過分指責批評一個人
也許,你曾聽到過這個故事。
一位醫生在接到一個緊急手術的電話之后,以最快的速度向醫院趕去,并用最快的速度換上了手術服。這是一個救治小男孩的手術,男孩的父親因長時間的等待而顯得焦躁萬分,所以當這位醫生推開手術室門的時候,他失控地對這位醫生喊道:“你怎么這么晚才來?你知不知道這個手術事關我兒子的生命危險!要是出了什么問題你能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醫生只是淡然地說:“很抱歉,剛剛我不在醫院。剛才接到電話后,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現在,希望您能冷靜一下。相信我能把這個手術做好的。”
“冷靜?如果手術室里躺著的是你的兒子,你能冷靜嗎?如果就是因為這耽誤的幾分鐘時間,你的兒子救不活了,你會怎樣?”男孩父親的臉上依舊寫著憤怒。
醫生并沒有被激怒,而是微笑著說道:“再強大的醫生也無法同死神較量,我們只是盡力而為,請為你的兒子祈禱吧。”
“只有冷漠的人才會給出如此輕巧的建議。”男孩的父親嘀咕道。
幾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醫生微笑地走過來,對男孩的父親說:“謝天謝地,你的兒子得救了!”
然而,還沒有等到男孩的父親和他說上幾句話,他便匆匆離去了,只是丟下一句,“如果有問題,你可以問護士!”
“這個醫生怎么如此傲慢?我還想問問關于我兒子的情況呢,可是連這幾分鐘時間他都不能等嗎?”這個父親對護士抱怨著。
護士的眼眶濕潤了:“他的兒子昨天剛剛出了車禍,沒救過來,死了。當我們打電話讓他過來為你兒子做手術的時候,他正在去墓地的路上。現在,你的兒子得救了,他還要趕去墓地完成他兒子的葬禮。”
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著自己的角色,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怒哀樂。我們不是別人,對別人的生活一無所知,也無法知曉他人的情感,別人的生活正在經歷怎樣的離奇波折、痛苦流離,我們沒有辦法感同身受。如果我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我角度和自我標準去評判一個人,難免有失公平,也會多一些誤解。所以,千萬不要以自己的眼光隨便去批評一個人。
我們還不夠智慧,去體會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去了解一個人,他云淡風輕的面容下到底承受著多少委屈、忍受著多少煎熬、藏了多少故事,我們都沒有辦法知曉。所以,當我們看到他做了一些在我們的意識中覺得不對的事情時,不要輕易下結論去批評他,也許,那是他不得已而為之。我們要學會體諒別人的苦衷,學會包容每一個人。為了生活,每個人都是不易的。
《弟子規》里講道:“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意思是說,贊揚他人的惡行,就是在做惡事;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的確,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缺點,當別人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請不要過分指責,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承受力。如果你的批評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他會接受;如果你的批評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圍,他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對別人過分指責批評,會給自己招來災禍的原因。
西漢時有位猛將名叫灌夫,勇猛善戰的他深得大將軍竇嬰的賞識。但是,多勇者常常少謀,灌夫就是這樣一個莽夫,性情非常暴躁,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一次,丞相田蚡舉辦婚宴,許多大臣都去道賀,灌夫也去了。宴會上,看著很多人向田蚡敬酒,灌夫也去敬酒,但是田蚡沒有喝。灌夫心中生氣,但是他忍著,又向灌賢敬酒,恰巧灌賢此時正同大將軍程不識談話,所以也沒有搭理他。灌夫的忍耐力已經到了極限,他沒法忍了,就破口大罵起來,甚至將田蚡曾經的某些不良行徑也抖落了出來,酒宴就這樣被灌夫攪散了。田蚡見灌夫罵人,還列了這么多罪證指責自己,于是立即下令把他逮捕。田蚡是什么人呢?皇帝的舅舅。灌夫這樣做,他豈能善罷甘休?不久,灌夫就被他羅織罪名處死了。
雖然對方做了壞事,觸怒了我們,我們要和對方斗爭,但斗爭也要講究方式、注意策略,光憑一時的意氣貿然行事,一定會把問題搞砸,甚至還會惹禍上身。
即使我們想要批評一個人,也要注意場合。不分場合地批評一個人,很容易讓影響擴大,讓對方很沒面子,過激的言語,還會讓對方自尊心受傷。總之,這種不看情況、不視場合,完全隨心而發的批評指責,不僅不會起到讓對方承認錯誤的目的,還容易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比如對方的打擊報復等。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很討厭一個人,對于他身上的缺點,我們能列上許多條,并且恨不得將這些缺點作為上天懲罰他的罪證。但是,縱然我們對這個人懷恨在心,也不要輕易在公眾場合過分指責批評他,因為一旦讓對方聽到,就會招致對方的反感,而你也會因此失去很多機會。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在向鄰座的人說起某校校長的秘密來,同時表現出對校長的不滿,言語中滿是批評之語。但是他沒有注意到,他說話的時候,旁邊有一位女士一直一言不發,只是靜靜地聽著。等他終于說完了,那位太太問他:“先生,請問你知道我是誰嗎?”
“還沒有請教貴姓。”
“我正是你說的那位校長的妻子。”酒席不歡而散。而那個批評校長的人也因此失去了一次獲得嘉獎的機會。
所以,對于別人的缺點,我們要以一顆包容之心善待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如果我們只是抓著對方的缺點不放,將對方的優點看得一無是處,那么,我們的生活中將會滿是苦惱,而少了歡樂。生活中需要仁愛,需要對人對事多一點寬容,所以,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缺點,不要讓自己的批評之語,沾滿禍患的淚水。
弟子規精華
保持寬容,才能讓這個世界充滿仁愛。如果對一個人或一件事批評得太厲害了,就容易惹禍上身。所以對于別人的缺點或不足,我們要注意分析,要學會理性地看待它。
上一篇:輕財重義,才結真友
下一篇:邪惡之事,杜絕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