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下屬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原典
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道德經·第八十章》
譯釋
國家治理的好,表現在讓人民吃得好,穿著華麗的衣服,有安逸的居所,生活得快樂。
老子認為,要想任用人才,最簡單的管理辦法就是給予他們足夠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人們都明白有舍才有得的道理,有一些管理者往往過于注重自己手邊的小利益,對自己的下屬很小氣,以至于失去稀缺的人才。
解讀
重視員工的需求
《杜拉拉升職記》講述的是杜拉拉從一名普通的員工成長為管理層的故事。在這部小說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公司滿足員工的需求很重要,如果公司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就有可能讓自己的員工去做一些錯誤的事情,有時候也會導致人才的流失,因此企業要注重員工的各種需求。
老子認為,國家要想治理的好,就要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在企業之中也一樣,一個企業要想發展的好,就要建立科學的獎懲制度,而薪酬的制度是很重要的一種。科學有效的薪酬制度,能讓員工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樣員工就會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價值。企業激勵員工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薪酬是最簡單最有利的激勵方法。薪酬對于員工來說不僅僅是自己的勞動所得,也代表著自己的自身價值,代表著企業對員工的認同。如果在實際生活中,管理層對于薪酬的問題處理不當,給予身邊人某些特權,就會引起不滿。
古代有一個人叫周寶,這個周寶曾經擔任鎮海節度使。在職期間,他曾經招募親兵達到上千人,這些親兵并稱為“后樓兵”,周寶對這支親兵很重視,因此軍餉是鎮海兵的好幾倍。鎮海兵知道自己的軍餉跟后樓兵差了很多的時候,都表示不滿。后樓兵覺得自己軍餉高人一等。于是就表現得很傲慢。周寶當時覺得自己給予后樓兵那么高的回報,不管自己以后有什么事,這些后樓兵可以保護自己,于是他也驕傲起來,不理會那些鎮海兵的不滿,也不理政事。如果有后樓兵犯法他就從輕處罰,鎮海兵犯法他就加重處罰。后來鎮海兵徹底憤怒了。這時有人告訴周寶,鎮海軍怨氣很重,需要管理,但是周寶絲毫不在乎。
終于有一天,鎮海兵劉浩利用士兵的怨恨情緒,率領自己的部下去燒周府。這個時候的周寶呼叫自己的親兵后樓兵,但這支“親兵”早就加入了混亂之中,將周府搶劫一空了。無奈之下,周寶只能帶著親屬逃跑了。
周寶這種不科學的薪酬制度,最終讓自己的親兵驕橫,讓自己的下屬怨氣過重,賞罰不明是管理的大忌。周寶就是因為沒有科學的薪酬制度,才滋長了親兵的非分之念,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因此企業一定要做到公私分明。
管理層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時候,要遵守原則:公平原則,這主要考慮到本企業跟其他同列企業的工資水平是否相當;薪酬和員工的貢獻是否相當;本企業同類員工之間的工資是否相當。讓員工對薪酬的分配有公平感,這是一個企業在制定薪酬制度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因素。競爭原則,在社會上人才的競爭很激烈,只有高薪才會吸引人才,薪酬的設定主要是看企業財力和人才的能力而定,但是在設定薪酬的時候要想有競爭力,那最好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激勵原則,薪酬對員工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在同崗位下,適當地拉開薪酬的差距,有利于開發員工的潛能。經濟原則,給予員工薪酬的時候,要考核績效,績效達到標準發放,達不到就要扣除,一般來說員工的績效對企業的影響很大,遠遠大于成本因素,也就是說員工的工作熱情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
一個企業要想投入得少,而且還能讓員工有激情工作,就要注重員工非物質方面的需求。一般管理者認為想了解員工的要求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就沒那么簡單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很多求職者的心理,也是企業中經常有人跳槽的原因。對于員工來說,個人的發展是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于企業來說,員工的跳槽就意味著人才的流失,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企業帶來損失。一般來說那些高層管理者們都認為高薪是留住人才的唯一辦法,但是有時候高薪并不一定可以留住人才。
除了薪酬之外的激勵,企業要給予員工各種非物質的激勵,這樣員工會對公司感恩。薪酬對于員工來說,是自己應得的,而企業的非物質幫助會讓員工覺得,公司在幫助自己。一般來說員工會根據一個公司的總體福利來考慮自己的去留問題。
道德經鑒賞哲思
企業的激勵要以人為本,這就要滿足員工各種各樣的需求。如果沒有激勵,人只能發揮自己工作能力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在受到激勵之后,就能發揮工作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但是激勵不僅僅是說的物質方面的,企業要及時了解自己的員工需求,這樣才能避免人才流失。
上一篇:《道德經·沉默是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原文與翻譯
下一篇:《道德經·甚愛必大費,知止可以不殆》原文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