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從事樸約,即不敢以侈美相奔趨。
【譯注】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們都樸素節約,也就是不敢互相攀比奢侈華美。
輯自明方承訓《復出集》卷33《張處士傳》。
【感悟】
宋胡宏說:“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保ā逗又浴ば奚怼罚┧J為,修身要以控制欲望為主,得體的行為要以恭儉為先決條件,修身養性應該做到節欲、謙遜、節儉。因此,為了修身,我們要簡樸節約。
【故事鏈接】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生活習慣、道德情操、價值取向、為人處世,甚至穿著打扮,對孩子的品德形成、個性養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有意和無意間對孩子產生影響,正因為如此,明清徽商非常注重以身作則,給子弟樹立有形的榜樣。如歙縣商人張鳳鳴,“居家不營治室宇,每事事從儉約箋素”,在他的帶動下,其子弟“從事樸約,即不敢以侈美相奔趨”(明方承訓《復出集》卷33《張處士傳》)。
【延伸閱讀】
朱元璋的故鄉鳳陽,還流傳著四菜一湯的歌謠:
“皇帝請客,四菜一湯,蘿卜韭菜,著實甜香;小蔥豆腐,意義深長,一清二白,貪官心慌?!?/p>
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時,只用紅蘿卜、韭菜,青菜兩碗,小蔥豆腐湯,宴請眾官員。而且約法三章:今后不論誰擺宴席,只許四菜一湯,誰若違反,嚴懲不貸。
上一篇:《能薄飲食,忍嗜欲,節衣服,與用事僮仆同苦樂》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性節儉,甘淡泊,飲食服御寧不如人,惟孜孜勤苦于櫛風沐雨中,煉成一生事業》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