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誠篤不欺人,亦不疑人欺。
【譯注】
誠實篤厚,不欺騙別人;為人要坦蕩,不要老是懷疑被別人欺負。
輯自《巖鎮志草·里禮鄉賢紀律》。
【感悟】
誠信的另一層含義是“信”,是指徽商“以信接物”,講信用、重然諾、重視商業道德。
【故事鏈接】
著名的清代績溪籍紅頂商人胡雪巖在杭州“胡慶余堂”藥店里曾親自署名并簽章制作一塊牌匾,正面書題“戒欺”二字,其后續有小跋云:“凡有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系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余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諸君心余之心,采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余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余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也亦可?!彼浴敖淦邸弊鳛榻浬虦蕜t來自律其身且誡律店員,向世人宣示誠實不欺的經營理念,誠為可貴。
【延伸閱讀】
因為歙商梅慶余的經營原則即是“誠篤不欺人,亦不疑人欺”,所以他到中年時就已積累了數千金的家產,并以誠厚聞名于鄉里。
上一篇:《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卡耐基修身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