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第七五則解讀
觀周公之不驕不吝[1],有才何可自矜[2];觀顏子之若無若虛[3],為學豈容自足。門戶之衰[4],總由于子孫之驕惰;風俗之壞,多起于富貴之奢淫。
【注釋】
[1]周公:周文王姬昌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不驕不吝:不驕狂,不鄙吝。
[2]自矜:自夸。
[3]顏子:即顏回。若無若虛:虛懷若谷,有才能不張揚,有德行不炫耀。
[4]門戶:門第,指家庭在社會上的地位。
【譯文】
看到連周公這樣的賢人都不驕狂不鄙吝,有才的平凡人又有什么值得自夸自負;看到連顏回這樣的賢人都虛懷若谷,平凡人做學問又怎么能夠自滿自足。家世門第的衰敗,總是因為子孫們的驕傲怠惰;社會風氣的敗壞,大多源于富貴人家的驕奢淫逸。
上一篇:《儉可養廉,覺茅舍竹籬,自饒清趣;靜能生悟,即鳥啼花落,都是化機一生快活皆庸福,萬種艱辛出偉人》譯文
下一篇:《愁煩中具瀟灑襟懷,滿抱皆春風和氣;暗昧處見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