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宋儒云:宗法明而家道正。豈惟家道?將天下之治亂,恒必由之。宇宙內無有一物不相貫屬、不相統攝者。人以一身統四肢,一肢統五指。木以株統干,以干統枝,以枝統葉。百谷以莖統穗,以穗統樽①,以樽統粒。蓋同根一脈,聯屬成體,此操一舉萬之術,而治天下之要道也。天子統六卿②,六卿統九牧③,九牧統郡邑,郡邑統鄉正,鄉正統宗子④。事則以次責成,恩則以次流布,教則以次傳宣,法則以次繩督,夫然后上不勞,下不亂,而政易行。自宗法廢而人各為身,家各為政,彼此如飄絮飛沙,不相維系,是以上勞而無要領可持,下散而無脈絡相貫,奸盜易生而難知,教化易格而難達。故宗法立而百善興,宗法廢而萬事弛。或曰:宗子而賤而弱而幼而不肖,何以統宗?曰:古之宗法也,如封建⑤,世世以嫡長,嫡長不得人,則一宗受其敝。且豪強得以豚鼠視宗子而魚肉孤弱,其誰制之?蓋有宗子又當立家長,宗子以世世長子孫為之,家長以闔族之有德望而眾所推服能佐宗子者為之。胥重其權而互救其失⑥,此二者,宗人一委聽焉,則有司有所責成,而紀法易于修舉矣。
【譯文】宋儒說:“宗法明則家道正。”豈只是家道,天下是治理還是混亂,也必須明宗法。宇宙內無一物沒有統屬、不相統攝的。人以身體統領四肢,四肢統領五指。樹木以根統領樹干,以干統領樹枝,以樹枝統領樹葉。百谷以莖統穗,以穗統樽,以樽統粒。這些都是同根一脈,聯屬成體,這種操一舉萬的方法,也是治理天下的要道。天子統帥六卿,六卿統帥九牧,九牧統帥郡邑,郡邑統帥鄉正,鄉正統帥宗子。事情以次序辦理,恩德以次序下達,教化以次序傳宣,法則以次序繩督,這樣上不勞、下不亂,而政治法度易于推行。自從宗法制度廢除,人各為身,家各為政,彼此如飄絮飛沙,不相關連,因此在上者勞累而沒有要領可以把握,在下者一盤散沙而無脈絡相連,奸盜容易發生而難于覺察,教化容易被阻遏而難于下達。所以宗法立而百善興,宗法廢而萬事弛。有人問:宗子貧賤病弱,年幼又沒有德行,怎么能統領一宗呢?回答說:古代的宗法制,和古代的分封土地爵位、在封地建立邦國是一樣的,世世以嫡長子為宗子,嫡長子沒有才德,一宗都要受影響。如果豪強視宗子如豬如鼠,而欺凌孤弱,又有誰能制止呢?所以有了宗子還應當立家長,宗子以世世代代的長子長孫擔任,而家長以在全族中德高望重、眾人佩服而又能幫助宗子的人擔任。都讓他們有權,而又能互相匡正對方的失誤,這兩個人,同宗的人都要聽從他們的統領,這樣官府交給的任務容易完成,綱紀法制易于遵守實行。
注釋
【注釋】①樽:谷物粒外之皮殼。 ②六卿:指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尚書。 ③九牧:九州,這里指九州的長官。 ④宗子:一族之中的嫡長子。⑤封建: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賜給諸侯,在封定的區域內建立邦國稱封建。 ⑥胥:互相。
上一篇:萬歷丙戌而后,舉業文字如晦夜濃陰封地穴,閉目蒙被滅燈光。又如墓中人說鬼話,顛狂人說瘋話,伏章人說天話。又如《楞嚴》、《孔雀》,咒語真言,世道之大妖也。其名家云:“文到人不省得處才中,到自家不省得處才高中。”不重其法,人心日趨于魑魅魍魎矣。或曰:文章關什么人心世道。嗟!嗟!此醉生夢死語也。國家以文取士,非取其文,因文而知其心,因心而知其人,故取之耳。言若此矣,謂其人曰光明正大之君子,吾不信也。且錄其
下一篇:士大夫以上有祠堂、有正寢、有客位。祠堂有齋房、神庫,四世之祖考居焉,先世之遺物藏焉,子孫立拜之位在焉,犧牲鼎俎盥尊之器物陳焉,堂上堂下之樂列焉,主人之周旋升降由焉。正寢吉禮則生忌之考妣遷焉,兇禮則尸柩停焉,柩前之食案香幾衣冠設焉,朝夕哭奠之位容焉,柩旁床帳諸器之陳設、五服之喪次、男女之哭位分焉,堂外吊奠之客、祭器之羅列在焉。客位則將葬之遷柩宿焉,冠禮之曲折、男女之醮位、賓客之宴饗行焉。此三所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