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理圣人之口易,理眾人之口難。圣人之口易為眾人,眾人之口難為圣人。豈直當(dāng)時之毀譽,即千古英雄豪杰之士、節(jié)義正直之人,一入議論之家,彼臧此否①,各騁偏執(zhí),互為雌黃,譬之舞文吏出入人罪,惟其所欲,求其有大公至正之見,死者復(fù)生而響服者幾人?是生者肆口而死者含冤也。噫!使臧否人物者而出于無聞之士,猶昔人之幸也。彼擅著作之名號,為一世人杰,而立言不慎,則是獄成于廷尉,就死而莫之辯也,不仁莫大焉。是故君子論人,與其刻也寧恕。
【譯文】調(diào)理圣人的口容易,調(diào)理眾人的口困難。圣人之口可以變?yōu)楸娙酥冢娙酥陔y以變成圣人之口。不僅當(dāng)世人的毀譽,即使是千古英雄豪杰之士、節(jié)義正直的人,一被人議論,這個贊揚那個批評,各執(zhí)一偏之見,互相雌黃,就如那些用玩弄法令條文的方法來給人定罪的官吏,只根據(jù)他的需要來解釋法律,要求這種人中有大公至正見解的,如令死者復(fù)生,能對他的判決表示心服口服的,能有幾個人呢?這樣做只能使活著的人議論紛紛而死的人含冤九泉而已。唉!假使品評人物的人是些無名之輩,還是被品評者的幸事。那些享有文名、為一世人杰的人,如果寫文章時不慎重,那就如同案子經(jīng)廷尉審訊一樣,被審的人到死也無法辯白,不仁沒有比這個再大的了。因此君子評論人,與其苛刻,毋寧寬恕。
注釋
【注釋】①臧否:贊揚與批評。
上一篇:夫物,愚者真,智者偽;愚者完,智者喪。無論人,即烏之反哺,雉之耿介,鸤鳩均平專一,雎鳩和而不流,雁之貞靜自守,騶虞之仁,獬豸之秉正嫉邪,何嘗有矯偽哉?人亦然,人之全其天者皆非智巧者也。才智巧則其天漓矣,漓則其天可奪。惟愚者之天不可奪,故求道真,當(dāng)求之愚;求不二心之臣以任天下事,亦當(dāng)求之愚。夫愚者何嘗不智哉?愚者之智,純正專一之智也。
下一篇:賢人君子那一種人里沒有?鄙夫小人那一種人里沒有?世俗都在那爵位上定人品,把那邪正卻作第二著看。今有仆隸乞丐之人,特地做忠孝節(jié)義之事,為天地間立大綱常,我當(dāng)北面師事之,環(huán)視達(dá)官貴人似俯首居其下矣。論到此,那富貴利達(dá)與這忠孝節(jié)義比來豈直太山鴻毛哉?然則匹夫匹婦未可輕,而下士寒儒其自視亦不可渺然小也。故論勢分,雖抱關(guān)之吏亦有所下以伸其尊;論性分,則堯舜與途人可揖讓于一堂。論心談道,孰貴孰賤,孰尊孰卑?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