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情不論是非利害,莫不樂便己者,惡不便己者。居官立政,無論殃民,即教養諄諄①,禁令惓惓②,何嘗不欲其相養相安,免禍遠罪哉!然政一行而未有不怨者,故圣人先之以躬行,浸之以口語,示之以好惡,激之以賞罰。日積月累,耐意精心,但盡熏陶之工,不計俄頃之效。然后民知善之當為、惡之可恥,默化潛移而服從乎圣人。今以無本之令,責久散之民,求旦夕之效,逞不從之怒,忿疾于頑而望敏德之治,即我且亦愚不肖者,而何怪蚩蚩之氓哉③。
【譯文】人之常情,不論是非利害,都喜歡對自己便利的事,討厭不便利自己的事。設官立政,不要說不應給民眾帶來禍殃,即使對他們再三教導,懇切地禁止,何嘗不是想讓他們相安無事,安心度日而免禍遠災呢?然而政令一實行,沒有不抱怨的。因此圣人先以身躬行,再對民眾諄諄教導,告訴他們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然后用賞罰去激勵他們。日積月累,耐意精心,只想盡到熏陶的功夫,不指望很快就見到成效。然后民眾才知道應當為善,為惡可恥,潛移默化,服從圣人的教導。現在用沒有依據的政令來要求長久渙散的民眾遵守,指望旦夕即可奏效,民眾不服從則大逞淫威,對頑鈍愚妄的人大發脾氣,希望他聰明有德。這些做法,說明我也是愚蠢缺乏才能的人,怎么能責怪那普通的民眾呢!
注釋
【注釋】①諄諄:教導不倦貌。 ②惓惓:同“拳拳”,懇切貌。 ③蚩蚩之氓:蚩蚩,敦厚貌。《詩經·衛風·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這里含貶義,即愚蠢之意。氓,普通民眾,草野小民。
上一篇:漢始興,郡守某者御州兵,常操之內免操二月,繼之者罷操。又繼之者常給之外,冬加酒銀人五錢。又繼之者加肉銀人五錢。又繼之者加花布銀人一兩。倉庫不足,括稅給之。猶不足,履畝加賦給之。兵不見德也而民怨。又繼之者曰:“加,吾不能;而損,吾不敢。”竟無加。兵相與鼓噪曰:“郡長無恩。”率怨民以叛,肆行攻掠。元帝命刺史按之。報曰:“郡守不職,不能撫鎮軍民而致之叛。”竟棄市。嗟夫!當棄市者誰耶?識治體者為之傷心矣。
下一篇:迂儒識見看得二帝三王事功只似陽春雨露,嫗煦可人,再無一些冷落嚴肅之氣。便是慈母也有訶罵小兒時,不知天地只恁陽春成甚世界?故雷霆霜雪不備,不足以成天威怒;刑罰不用,不足以成治。只五臣耳,還要一個皋陶,而二十有二人,猶有四兇之誅。今只把天德王道看得恁秀雅溫柔,豈知殺之而不怨便是存神過化處,目下作用,須是汗吐下,后服四君子、四物百十劑,才是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