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懈,終成正果
說起長篇神話小說《西游記》,可謂是家喻戶曉。雖然小說中提到的人物以及斬妖除魔的故事大都是作者虛構的,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的確有唐僧這個人,他就是唐朝的玄奘,他也的確去天竺取過經。
玄奘因精通印度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而被譽為三藏法師,所以又被稱為唐三藏。
玄奘對佛教如此熱愛,是有一定淵源的。他出身于一個官吏家庭,全家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從小就受佛教的熏陶,加上天資聰慧,一學就懂,因而就逐漸愛上了佛學。
當年,隋朝政府在洛陽考選和尚,13歲的玄奘被破格錄取,如愿成為一名和尚。唐朝初年,為了增長見識、多學知識,他前往四川研究佛經。到了四川以后,他發現該地儲存的漢文佛經翻譯得不完全,甚至是不準確的,越深入研究就感到疑問越多。于是,他開始用心學習梵文,并決心到佛教發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經,使佛法更進一層。
天竺距離大唐非常遠,為了安全,他去了一趟長安,邀約了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伴。可是計劃不如變化快,正當他們要啟程時,朝廷卻頒布了嚴禁私人出境的法令。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當時唐朝初建,邊境經常遭到突厥的騷擾。他們的出國申請被官府駁回后,這些伙伴都打了退堂鼓。但玄奘西天取經的決心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打消,他找機會準備隨時出發。
唐太宗貞觀三年,他混進了返回西域的客商里,從長安出發,打算先闖過玉門關。然而,他剛到涼州(今甘肅武威縣),都督李大亮便發現了他并把他看管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后,李大亮硬逼著他沿原路返回。后來,他在一位好心和尚的幫助下,好不容易連夜逃出了涼州。真是好事多磨,由于他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快到玉門關時,他騎的馬被累死了。玄奘經過五座烽火臺后,便進入了荒無人煙的莫賀延磧沙漠,這就是號稱八百里流沙的大戈壁灘。
在這樣的大戈壁灘上行走就如爬山一樣艱難,他堅持走了100多里后,實在口渴難挨,于是停下來喝口水。由于全身沒有一點力氣,他一不小心把皮囊里的水全都潑光了。他向四周張望,所望之處全是茫茫的沙漠,根本不可能找到一滴水。他想既然這樣,要想活下去就得咬著牙挺過去,否則別說取經,就連性命也難保。于是,他竭盡全力、極度艱難地堅持走了五天,后來他感到天旋地轉,緊接著便昏倒了。一直到了半夜,他才被刺骨的寒風吹醒。天亮后,一片綠洲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這綠洲對他來說無疑就是雪中送炭,他欣喜若狂,踉踉蹌蹌地奔了過去……
玄奘終于走出浩瀚的沙海,經過了半個月的苦難歷程,來到了高昌國(在今新疆境內)。唐僧的到達,使整個高昌國上下一片沸騰。高昌國王聽說這個消息后,特派使臣前去迎接。
在高昌國逗留了一段時間后,玄奘告別了國王,繼續沿著絲綢之路前進。他穿過新疆,翻過終年積雪的凌山(今天山穆索爾嶺),路過大清池(前蘇聯境內侵塞克湖),到達素葉城(前蘇聯的托克馬克,也就是西突厥葉護可汗王廷所在地),渡過鳥滸水(今中亞阿姆河),后又折向東南,重新登上帕米爾高原,通過鐵門關天險(在今阿富汗巴達克山,是西突厥南端的要塞),又過了葉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仔細算來整整走了一年。終于在628年夏末,他到達了天竺的西北部。
工夫不負有心人,玄奘歷盡磨難終于來到了天竺佛教最高學府——那爛陀寺,這個寺廟位于摩揭陀國(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聽說玄奘到來后,1000多個和尚手捧香和鮮花表示對他的熱烈歡迎。
當時那爛陀寺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寺內常有僧眾多達萬余人。年過百歲的佛學權威戒賢是這座寺廟的主持,因年歲已高,故而早已不講學了。然而,玄奘西天求取真經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這位佛學權威人士,他破例收玄奘為弟子。同時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情誼,特地為玄奘重開講壇。他不辭勞苦,整整用了15個月的時間親自給玄奘講解最高深、最難懂的佛經《瑜珈論》。
玄奘在那爛陀寺用了五年的時間,精研佛學理論。在寺里,除戒賢精通全部經論外,在一萬多個和尚里,僅有千余人能通曉20部,僅有五百人能通曉30部,僅有十人能精通50部,而十人中就有玄奘。至此,他真正成了博學多才的佛學大師!
為了學習更多的佛學理論,玄奘辭別了戒賢,開始外出游學。他沿著恒河先到了現在的孟加拉,接著到了印度半島東岸南邊的達羅(與現在的斯里蘭卡隔海相望),又沿著印度半島西岸北上,訪問了阿旃陀石窟(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并曾一度深入印度半島的腹地。然后,他又經過巴基斯坦,到了印度河北邊的克什米爾南部的查謨。為了更好地進行佛學理論研究,他在這里居住了兩年。整個天竺都傳遍了玄奘的美譽,他被公認為天竺最博學的佛學大師之一。
唐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帶著650多部佛經,從西域回到了長安。
玄奘回來的這天,整個長安城都轟動了。在接受了熱烈的歡迎后,他在著名的弘福寺里安放了他帶回來的經卷和佛像。
唐太宗聽說了他去取經的事跡,為他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折服。于是,他特別委派宰相房玄齡去長安把玄奘迎接到洛陽行宮里來,然后隆重接見了他,并饒有興致地聽他述說了在西域和天竺的見聞。聽完玄奘仿佛神話故事般的講述后,太宗更加佩服他了。
玄奘在洛陽為太宗和那里的僧人講解了一段時間的佛經后,啟程離開洛陽回到了長安。回長安不久,他在弘福寺和慈恩寺開設講壇,并在慈恩寺修建了一座大雁塔,作為儲存經書的地方。
玄奘一生苦心研究佛法,經過二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和譯員們總共譯出了佛經75部,共1335卷。另外,他和辯機和尚一起撰寫了《大唐西域記》。
玄奘取經的事例說明,只要堅持不懈、用心去做一件事,就一定會取得成績。“滴水石穿,繩鋸木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上一篇:堅持不懈,勤于學習
下一篇:堅持學習,完成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