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迂儒識見看得二帝三王事功只似陽春雨露,嫗煦可人,再無一些冷落嚴肅之氣。便是慈母也有訶罵小兒時,不知天地只恁陽春成甚世界?故雷霆霜雪不備,不足以成天威怒;刑罰不用,不足以成治。只五臣耳①,還要一個皋陶,而二十有二人,猶有四兇之誅②。今只把天德王道看得恁秀雅溫柔③,豈知殺之而不怨便是存神過化處④,目下作用,須是汗吐下,后服四君子、四物百十劑,才是治體⑤。
【譯文】迂儒的識見只看那二帝三王事業像陽春雨露,溫暖滋潤可人之意,沒有一點兒冷落嚴肅之氣。其實即使是慈母也有訶罵小兒的時候,不知天地只有陽春會成個什么世界?因此說沒有雷霆霜雪,不足以顯示天的威怒;刑罰不用,不足以治理國家。舜有五位大臣,其中還有皋陶主持刑獄;舜封臣子二十二人,還誅殺了四兇。現在把天德王道看得那樣秀雅溫柔,豈知被殺而不怨便是圣人神妙的教化所起的作用。現在起作用的辦法,必須是出汗嘔吐以后再服四君子湯、四物湯百十劑,才是治病的良方。
注釋
【注釋】①五臣:《論語·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五臣指禹、稷、契、皋陶、伯益。皋陶主治刑獄。 ②二十有二人,猶有四兇之誅:《史記·五帝本紀》稱舜封臣子二十二人而天下大治。四兇之誅,指舜流放渾敦、窮奇、梼杌、饕餮四兇族。 ③天德王道:《荀子·不茍》:“變化代興,謂之天德。”呂坤在這里指天生之善性。王道,實行仁政愛民而王天下之道。 ④存神過化:《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朱熹注:“所過者化,身所經歷之處,即人無不化,如舜之耕歷山而日者遜畔,陶河濱而器不苦窳也。所存者神,心所存主處便神妙不測,如孔子之立斯立,道斯行,綏斯來,動斯和,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是其德業之盛,乃與天地之化同運并行,舉一世而甄陶之,非如霸者但小小補塞其罅漏而已。此則王道之所以為大,而學者所當盡心也。”呂坤所講的“存神過化”與朱熹說法不同。 ⑤四君子:即“四君子湯”。四物:指“四物湯”。
上一篇:人情不論是非利害,莫不樂便己者,惡不便己者。居官立政,無論殃民,即教養諄諄,禁令惓惓,何嘗不欲其相養相安,免禍遠罪哉!然政一行而未有不怨者,故圣人先之以躬行,浸之以口語,示之以好惡,激之以賞罰。日積月累,耐意精心,但盡熏陶之工,不計俄頃之效。然后民知善之當為、惡之可恥,默化潛移而服從乎圣人。今以無本之令,責久散之民,求旦夕之效,逞不從之怒,忿疾于頑而望敏德之治,即我且亦愚不肖者,而何怪蚩蚩之氓哉。
下一篇:天下事不是一人做底,故舜五臣、周十亂,其余所用皆小德小賢,方能興化致治。天下事不是一時做底,故堯舜相繼百五十年,然后黎民于變;文武周公相繼百年,然后教化大行。今無一人談治道,而孤掌欲鳴;一人倡之,眾人從而詆訾之;一時作之,后人從而傾圮之。嗚呼!世道終不三代耶?振教鐸以化吾儕,得數人焉相引而在事權,庶幾或可望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