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xùn)》記載:在邊塞附近有個(gè)老翁,他家的一匹馬跑到胡地去了。人們?nèi)グ参克f:“此何遽不為福乎?”過了幾個(gè)月,那馬又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一群胡地好馬。人們又去祝賀他。他說:“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里有這么多好馬,他兒子又喜歡騎馬,結(jié)果把腿摔斷了。人們又去安慰他。他說:“此何遽不為福乎?”過了一年,胡人入侵。年輕人都應(yīng)征打仗去了,死的十之八九。這老翁的兒子因腿斷沒當(dāng)兵,因而得以活了下來。
人們根據(jù)以上所述,流傳下了“塞翁失馬,焉知非?!币徽Z。意思是福中有禍,禍中有福,二者互相轉(zhuǎn)化。本條大意:塞翁丟了馬,本是壞事,怎么見得就不是好事呢?
成語:塞翁失馬。
上一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guó)不以山溪之險(xiǎn),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增之一分則太長(zhǎng),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