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禮記·大學》,言傳身教類名言句子
君子自己有善行,而后要求別人有善行,自己無惡行,而后責備別人的惡行。自己身上存在不寬恕人的缺點而能夠教導別人寬恕人的人,是不會有的。
《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禮記·大學》,言傳身教類名言句子
君子自己有善行,而后要求別人有善行,自己無惡行,而后責備別人的惡行。自己身上存在不寬恕人的缺點而能夠教導別人寬恕人的人,是不會有的。
上一篇:《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