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沉靜非緘默之謂也。意淵涵而態(tài)閑正,此謂真沉靜。雖終日言語,或千軍萬馬中相攻擊,或稠人廣眾中應(yīng)繁劇,不害其為沉靜,神定故也。一有飛揚動擾之意,雖端坐終日,寂無一語,而色貌自浮。或意雖不飛揚動擾,而昏昏欲睡,皆不得謂沉靜。真沉靜底自是惺憁①,包一段全副精神在里。
【譯文】沉靜并非就是緘默。內(nèi)心深沉有涵養(yǎng)而儀態(tài)閑雅,這是真沉靜。這樣的人雖然終日不停地講話,或者在千軍萬馬中相攻擊,或在稠人廣眾中忙應(yīng)酬,也不失為沉靜,這是因為神定的緣故。只要有了飛揚動擾的心思,雖然終日端坐,寂無一語,神色面貌自然會表現(xiàn)出來。或者雖然沒有飛揚動擾的心思,但昏昏欲睡,也不能叫做沉靜。真正沉靜的人自然是清醒警覺的,內(nèi)心一定是精神飽滿的。
注釋
【注釋】①惺憁:清醒、警覺。
上一篇:堯舜雖是生知安行,然堯舜自有堯舜工夫?qū)W問。但聰明睿智千百眾人,豈能不資見聞、不待思索?朱文公云:“圣人生知安行,更無積累之漸。”圣人有圣人底積累,豈儒者所能測識哉!
下一篇:圣人嘗自視不如人,故天下無有如圣人者,非圣人之過虛也,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其一才一智未必皆出圣人下也。以圣人無所不能,豈無一毫之未至;以眾人之無所能,豈無一見之獨精。以獨精補未至,固圣人之所樂取也。此圣人之心日歉然不自滿足,日汲汲然不已于取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