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注釋】
選自《老子》二十四章。
自見:表現自己。
明:顯露。
自是:自以為是。
彰:明。
自伐:夸耀自己。
自矜:自夸。
【賞析】
老子以樸素的辯證思維,談得與失之間的關系。他說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意思是:自我表現者不能顯露自己,自以為是者未必明白事理,自我吹噓者沒有功勞,自我夸耀者不能被別人認同。
老子認為,喜歡自我表現的人,希望出頭露面,結果并不能顯露自己。一貫自以為是的人,未必真正正確。喜歡自吹自擂的人,別人未必認為你有功勞。喜歡自我夸耀的人,未必能出人頭地,得到大家擁戴。
老子還說過:“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二十二章)重點講爭與不爭的關系。本句重點講得失關系。兩句內容相同,重點不同。
上一篇: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