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
選自《論語·雍也》二十三章。
知者:即智者,聰明的人。知,通“智”。
樂(yào):喜歡,愛好。意為沉浸于山水之中而與之俱化。
知者樂(lè):樂,優游快樂的意思。
【賞析】
孔子推崇崇高的精神生活,而崇高的精神生活是和真、善、美緊緊相連的。孔子說: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則樂,仁者壽。”
意思是:聰明的人喜歡水,有仁德的人喜歡山;聰明的人活躍,仁德的人恬靜;聰明的人優游,仁德的人長壽。”
孔子從審美情趣的角度,以水和山為喻,談論智者與仁者的區別和統一。宋代朱熹注釋說:“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仁者安于義理,而厚重不遷,有似于山,故樂山。”(《論語集注》)也就是說,水有流動的特點,山有靜止的特點。水代表了動,其實質是變化,對于智者來說,就是要通權達變;山代表了靜,其實質是安定,對于仁者來說,就是要穩定沉著,對自己的理想、信念不輕易遷移。
孔子所講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具有以自然山水特點為象征的精神內涵,折射出儒家的精神境界和對倫理道德的崇高追求,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關于天人合一、美善統一的見解。
上一篇: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