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忽焉縱體,以邀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注釋】
選自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縱體:起身。
遨:遨游。
嬉:嬉戲。
采旄(máo):彩色的旗。旄,旗中的一種。
桂旗:用桂枝做旗桿的旗。
攘:捋起衣袖。
滸:水邊地。因是洛神,故稱水邊為“神滸”。
湍瀨(lài):急流水邊。
玄芝:黑色的靈芝。
【賞析】
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植入朝后離京返回封地鄄城,停留洛水邊,夜宿舟中,有感于洛水女神的故事,寫成他的浪漫主義名篇《洛神賦》。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和款款深情,塑造了一位裊裊婷婷、率真純美、搖曳生輝的洛神形象。這個形象,比之前代屈原的山鬼、湘夫人,宋玉的巫山神女,更加豐滿美麗,婀娜多姿,也更加令人傾慕和心馳神往。
“忽焉縱體,以邀以嬉。左倚采旄,右蔭桂旗。攘皓腕于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意思是:忽然起身,一邊遨游一邊嬉戲。左邊倚著彩色的旄幟,右邊在桂旗的蔭蔽下。在岸邊捋起衣袖露出潔白的手臂,伸出纖手在湍急的水里采摘玄芝。
這一句,濃墨重彩地展示了洛神動態(tài)的風貌和性格特點:在廣闊的洛水和峨峨的川巖間,洛神忽然起身,一邊遨游一邊嬉戲。左邊倚著彩色的旄幟,右邊在桂旗的蔭蔽下。在岸邊捋起衣袖露出潔白的手臂,伸出纖手在湍急的水里采摘玄芝。她的容顏映襯在“采旄”、“桂旗”之下,顯得更加的亮麗,她的身形,映襯在“神滸”、“湍瀨”之中,顯得更加的窈窕。這幾筆包含濃烈感情的筆觸,將洛神活潑的天性和充滿魅力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得楚楚動人!
正是這些出色的描繪,使洛神的性格表現(xiàn)平添了許多熱情、大膽和率性,既不同于山鬼、湘夫人(屈原)之凄清哀怨,也不同于巫山神女(宋玉)的嫻麗雅靜。洛神——這個嶄新的美麗女神,被曹植賦予了更加強勁的藝術(shù)生命力,必將長久地活在人們美好的想象里。
上一篇:被入門之初服,出登車而就路。遵長途而難邁,馬躊躇而回顧。野鳥翩而高飛,愴哀鳴而相慕。|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騏驥長鳴,伯樂昭其能。|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