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注釋】
選自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首領:腦袋。
老:老死于。
戶牖:房屋。戶,門戶。牖,窗。
隸使:像奴隸一樣地驅使。
安能:怎么能。
屈:令人……折服。
扼腕:一只手扼住另一手的手腕,表示激動、興奮、惋惜等情緒。
發:抒發。
【賞析】
張溥的《五人墓碑記》記敘了蘇州人民不畏強暴,反對魏忠賢宦官集團的激烈斗爭,贊揚了在斗爭中被殺害的五人的英勇氣概。由于“五人發憤一擊”,“蹈死不顧”,挫敗了穢亂天下的宦官邪惡勢力,由市井小民一躍而成為反對魏忠賢宦官集團的英雄,得到了四方豪杰之士的尊崇和景仰。反之,則不會有此殊榮了:
“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意思說:假使五人保全了性命,老死在家里,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那么,人人都可以把他們當作奴仆來使喚,又怎么能使英雄豪杰屈身墓前,慷慨激憤,抒發仁人志士的悲壯情感呢!
五人“激于義而死”,死得其所,且能“榮于身后”,遺愛人間,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意義。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反之,如果五人保全了腦袋,老死在自己家里,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人人都可以把他們當作奴仆來使喚,又怎么能使英雄豪杰屈身在他們墓前,慷慨激憤,抒發仁人志士的悲壯感情呢!
通過這樣的比較,作者強化了五人之死的積極意義。五人大義凜然、威武不屈的形象,深得人們同情、景仰,成為“四方之士”、“豪杰之流”學習的榜樣,“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可以說,人們向五人學習,反映出社會正在積極響應五人的斗爭行為,積蓄跟閹黨余孽斗爭的力量。這就說明,人皆有死,“不義而生”、“不義而死”的人,與草木同腐,“湮沒不足道”。像五人這樣仗義犧牲,則“有重于社稷”,死而不朽,名垂千古。
上一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而又有剪發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淳之身父之所遺,淳之身君之所用,為父為君,死亦何負于雙慈。|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