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出處】唐·杜牧《清明》
【譯注】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路上的行人悲愁萬分。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公歷4月5日前后,民間習慣清明時掃墓。斷魂:極度傷心悲愁。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清明時節春雨瀟瀟的景色。[例]清明時節往往多雨,所以唐人詩中曾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之句;而每年入春以后,也往往多雨,所謂杏花春雨江南,竟做得十足,連杏花也給打壞了。(周瘦鵑《清明時節》)二、用以形容清明時節或其他時候,路人在濛濛細雨中行走,心情憂愁的情景。[例]春寒料峭,細雨濛濛。再過三天就是中國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隔千余年,地跨40000里,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準確地為這片法蘭西公墓作了一幅速寫,也許并不是巧合。(霍達《吳冠中》)
上一篇:《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清氣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