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出處】唐·李白《古朗月行》
【譯注】小時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把它叫做白玉盤。又懷疑是瑤臺里的圓鏡,高飛在青云的上端。瑤臺:古人想象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月亮銀白圓滿,高懸夜空。[例]猝不及防,一輪皓皓的滿月,這時從車廂頂上擲了下來,擲到澄明的夜空中。“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眼前這輪明月,確如一只溫潤的“白玉盤”,或是一把閃亮的“瑤臺鏡”飛在當頭的夜空。(劉正成《夜過秦嶺》)二、用以形容月亮給人的美麗想象。[例]不唯詩人李白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瓊臺鏡,飛在青云間”的幻思,科學家富蘭克林有放風箏時捕捉閃電的契機,就是普通的人,哪一個在童年缺少幻想呢? (毛綺《童年·童心·童趣》)
上一篇:《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