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出處】唐·杜荀鶴《山中寡婦》
【譯注】種桑柘的地荒廢了,還要繳納絲稅;田園荒蕪了,官府還要征收青苗稅。柘(zhè):落葉喬木,葉厚而尖,可喂蠶,功用與桑葉相同。征苗:征收青苗稅。青苗稅是唐代所收的一種田畝附加稅,莊稼未成熟時征收,故稱。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災荒年頭農民仍然賦稅沉重,苦不堪言。[例]從前洪水一來,或海潮倒灌,沿河六個公社的大部分莊稼即使不致盡付東流,也要損失慘重;而洪水、咸潮一退,催租逼債的地主惡霸就接踵而來,于是造成了一幕幕人間慘劇。“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張綽、關振東《春風駘蕩到僑鄉》)
上一篇:《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