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生歷程·名利的名人名言大全
名不得過實,實不得延名。
——《管子·心術上》
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
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而爭及之。
——《列子·說符》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
——《莊子·刻意》
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圣人則以身殉天下。
——《莊子·駢拇》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虛作。
——[戰國]屈原《九章·抽思》
貪夫徇財,烈士徇名。
——《史記·伯夷列傳》
喜名者必多怨,好輿者必多侮。
——[西漢]韓嬰《韓詩外傳》
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
——[東漢]禰衡《鸚鵡賦》
恃之務爭,至有探湯赴火而忘其身者,好利之心獨用也,人懷好利之心,則善端沒矣。
——[晉]傅玄《傅子·貴教》
愛名尚利,小人哉! 未見仁者而好名利者也。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
貪于近者則喪遠,溺于利者則傷名。
——《晉書·宣帝紀》
名不可以虛偽取也,不可以比周爭也。
——[唐]魏徵《群書治要·體論》
春去春來苦自馳,爭名爭利徒爾為。
——[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
人皆貪利祿,白首更營營。
——[唐]章孝標《贈茅山高拾遺蔓》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宋]歐陽修等《新五代史·王彥章傳》
好名者比之好利者差勝,好名則有所不為,好利則無所不為也。
——[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名利如錦覆陷阱,使人貪而墮其中,到頭只贏得一個大不惺惺者。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語錄上》
自少至老,貪榮嗜利如飛蛾之赴燭,蝸牛之升壁,青蠅之逐臭。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
——[明]吳承恩《西游記》
圣賢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淡然恬然,不與世忤。
——[明]呂坤《呻吟語·修身》
天下事待其名利兩全而后為之,則所為者無幾矣。
——[明]呂坤《呻吟語·修身》
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
——[明]洪應明《菜根譚》
名利二字,是天地間公共之物。利惟公,故溥;名為公,故大。自小人以名利為私,而名利二字始目為膻途矣。自圣人觀之, 必得其名, 必得其祿, 名利何嘗是膻物。
——[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漁利者害多,務名者毀至。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多少金臺名利客,略啖腥羶滋味,便忘卻田家甘旨。
——[清]鄭燮《賀新郎·食瓜》
名不足以盡善,而足以策善。
——[清]劉熙載《昨非集》
重于利己者,每每出于害人亦有所不惜。
——孫中山《三民主義·民權主義》
名利心很淡的人,大致他自己是沒有縱欲敗度的私心的。
——沈鈞儒《樓居七日記》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于右任《勸誠聯》
樂名者逐于名,則徘徊周旋于人心風會迎合之中,而毀譽之情俱; 樂利者逐于利,則疲精敞審于營謀之中,而患得患失之心生。
——熊十力《高贊非記語》
名利也真像一條鎖,它鎖住了奴才們的心,連主子也覺得不須去防閑。
——唐弢《雨夜雜寫》
名人都是“公眾形象”,是社會根據各種需要,根據某種特定的價值觀塑造出來的。他只要一成名,他便再也不是他自己了。
——沙葉新《設計一個真實的自我》
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益。
——周國平《精神的故鄉》
高官厚祿養尊處優以及追名逐利,埋葬了多少富于創造力的生命。
——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
欺世盜名,沽名釣譽,只想不勞而獲或少勞多得,那是市儈而不是學人。
——吳小如《與自學青年朋友共勉》
如果我們在理性的指引下活著,就應當希望別人得到我們自己所追求的利益。
——[荷蘭]斯賓諾莎《倫理學》
錢財和名聲是互相依賴的, 有錢財而無名聲, 或者有名聲而無錢財, 都是不行的。
——[法國]盧梭《愛彌兒》
愛惜衣裳要從新的時候起,愛惜名譽要從幼小時候起。
——[俄國]普希金《上尉的女兒》
在名利場上的人,一想到自己的隱私會被人揭發,或是可能丟面子,受處分,都覺得難受,可是單為做錯了事就感到不安的卻沒有幾個。
——[英國]薩克雷《名利場》
上一篇:關于公關社交·友情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國家人民·君主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