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出處】唐·元稹《離思五首》
【譯注】曾經見過大海,那么其他地方的水很難成其為水;若見過巫山的云,那其他地方的云簡直就不能算云。曾經:曾經歷過。巫山:在今重慶市與湖北省的邊界,上有神女峰。古代有神女興云降雨的神話傳說。語本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大海的浩瀚壯闊或巫山云雨的縹緲神奇。[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中唐詩人元稹這兩句千古絕唱,更給巫山云涂上一層迷人的色彩。古往今來,巫山的朝云暮雨,不知顛倒過幾許眾生? (陳澤昆《云雨說巫山》)二、用以比喻已經歷過大世面,見過異常的人或事物,便對一般的人或事物看不上眼,無動于衷。[例1]朱重因見了花魁娘子十分容貌,等閑的不看在眼,立心要訪求個出色的女子,方才肯成親。從此日復一日,耽擱下去。正是:曾觀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例2]但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管他九妖十八變,你反正全經過、見過了。……“四人幫”的余黨再兇、再跳、再蹦,也不過爾爾,又怕他個什么鳥! (宋振庭《做官還是做事?》)
上一篇:《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