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譯注】時局危急時可以看出朝臣的氣節;世道動亂時能夠識別人的忠良。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在危難關頭尤能看出一個人的氣節和品質。[例]中國古代,很多人指出,對于政治人才的鑒別,應在關鍵時刻進行考驗。……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一詩云:“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王通訊《人才學通論》)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譯注】時局危急時可以看出朝臣的氣節;世道動亂時能夠識別人的忠良。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在危難關頭尤能看出一個人的氣節和品質。[例]中國古代,很多人指出,對于政治人才的鑒別,應在關鍵時刻進行考驗。……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一詩云:“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王通訊《人才學通論》)
上一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