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途說,德之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道聽途說,德①之棄也。
【注釋】①德:指有道德的人。
【釋義】道聽途說,是有道德的人所堅決摒棄的。
【點評】以道聽途說為據(jù),是治學者的大忌。
參考文獻
《論語·陽貨》
猜你喜歡
- 《宗子維城。》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露冷黃花,煙迷衰草。(悉屬舊時爭戰(zhàn)之場)。》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學者不可翻然即改,是私意,此不長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于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居常土思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xiāng)》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 《一陰一陽之謂道》原文與賞析
- 歇后語《肉爛在鍋里》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聞一善言若驚,得一士若賞,有過必悛,有不善必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誠信立,則下無二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全家都在風聲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原文與賞析
- 《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始生之者,天也;養(yǎng)成之者,人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歇后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于形內(nèi),挫萬物于筆端.》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今之學者譬如行路,偶然撞著一好處...
- 《學不至道,而日以規(guī)規(guī)小智穿鑿傅會,...
- 《日享事實之樂,而無暇辨析于言語之...
- 《人茍有志于學,自應(yīng)隨分有所長益,所...
- 《學固不欲速,欲速固學者大患,然改過...
- 《觀書辭,誠有用工處,但如懊惜,亦甚...
- 《大抵讀古人書,若自滯泥,則坦然之理...
- 《學者之難得,所從來久矣.道不遠人,...
- 《人有坎壈(lan覽),失于盛年,猶當晚...
上一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行己有恥。|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