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寓言篇·秦穆公失馬
〔氾論訓〕秦穆公出游而車敗,右服失馬①,野人得之②。穆公追而及之岐山之陽,野人方屠而食之。穆公曰:“夫食駿馬之肉,而不還飲酒者③,傷人。吾恐其傷汝等。”遍飲而去之④。處一年,與晉惠公為韓之戰⑤,晉師圍穆公之車,梁由靡扣穆公之驂,獲之⑥。食馬肉者三百余人,皆出死為穆公戰于車下,遂克晉,虜惠公以歸。此用約而為德者也。
〔注釋〕 ① 秦穆公: 春秋時秦國君。車敗: 車壞。右服: 四馬拉的車,中間的兩匹叫服,旁邊的兩匹叫驂。右服是指居中兩匹中靠右側的那匹馬。失: 通“佚”,逃走。 ② 野人: 上古謂居國城之郊野的人,與“國人”相對,這里指居住在岐山的山里人。 ③ 還: 通“旋”,“隨即”的意思。 ④ 遍飲: 給每一個野人都喝一些酒。去: 離開。 ⑤ 晉惠公: 春秋時晉國君。韓: 地名。韓之戰: 即秦晉韓原之戰。原注為“晉惠公夷吾倍秦納己之略,秦興兵伐晉,戰于晉地韓原也”。 ⑥ 梁由靡: 晉大夫。扣: 原注為“扣猶牽”。一曰用環套住或攏住也叫“扣”。獲:“獲”字上脫“將”字。
【鑒賞】秦穆公是秦國歷史上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長達三十九年,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始了秦國的崛起,在部分史料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失馬”這則故事主要反映的是秦穆公心胸寬廣,能體恤百姓,因此也便自然能夠得到百姓的擁戴和維護。
當秦穆公看到山里人把自己的馬殺了煮著吃的場面之后,他不但沒有動怒,而且還怕山里人吃駿馬的肉會傷身,又供給他們酒喝。能夠如此胸懷寬廣而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并且如此為百姓著想的君主,不讓百姓感念他的恩德都難;所以這些山里人在秦晉之戰中也就能夠拼死保護遇到麻煩的秦穆公,最終幫助秦穆公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試想,對于陌生的百姓尚且能夠如此寬容,并且施以恩惠的君主,對于自己周圍的賢臣良將又會是一種怎樣的態度呢?答案一定是非常體恤下屬,并且十分愛惜人才。比如,孟子所說的“虞不用之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孟子·告子下》)的百里奚本來是作為陪嫁的奴仆來到了秦國,在半途中逃走,而當秦穆公聽說百里奚是個賢才之后,便費了很大的波折去尋找百里奚,最后終于把百里奚請回了秦國。雖然秦穆公初見百里奚時發現他已經是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而有些失望,但攀談數語之后他就立即發現了百里奚的賢良并拜其為上卿,擔當相國之任。又如,在我們比較熟悉的“崤之戰”中,當秦國全軍覆沒,大將孟明視、西乞術和白乙丙三人被俘卻又僥幸逃歸之后,秦穆公不但沒有怪罪,而且還親自到城外去迎接他們,并且把罪責都攬到了自己身上,語重心長地說:“‘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正是有這樣一位賢明大度的君主治理國家,并且在位長達三十九年,才奠定了日后秦國足以與中原六國相抗衡乃至于統一中國的國力基礎。
上一篇:《淮南子·主題篇·科技與淫巧》鑒賞
下一篇:《淮南子·主題篇·自然和諧論》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