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寓言篇·彌子瑕失寵
昔者彌子瑕有寵于衛君。衛國之法: 竊駕君車者罪刖。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異日,與君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余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變也。(《說難》)
【鑒賞】從前,衛國有一條法令: 偷駕國君的車的人,要受砍腳的刑罰。一個叫彌子瑕的男子很受衛國國君的寵信。一天夜里,彌子瑕的朋友跑到王宮告訴他,他的母親生了重病,要他趕緊回去看看老母親。可是在大半夜臨時去找輛馬車談何容易,一想到病榻上的母親,彌子瑕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無計可施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一個辦法: 先動用國君的車子。于是假托國君諭旨,自己駕著國君的車子出去了。后來國君知道了,非但不責怪彌子瑕,還以此為賢舉,大力稱贊道:“彌子瑕真是個孝子啊!為了看望生病的母親,都忘了偷駕我的車會受到砍腳的刑罰。”
又有一次,彌子瑕與國君一起到果園游玩。彌子瑕看到樹上的桃子又大又新鮮,便摘下一個來嘗了一口,甘甜誘人,于是將這個吃了一口的桃子送給國君,請他也來嘗嘗。國君很高興,說:“彌子瑕真是愛我啊,為了讓我和他一起分享這桃子的甜美,都忘記了這是他吃剩的桃而給我吃呢。”
若干年后,彌子瑕老了,俊秀的容顏已經不復存在,國君對他的寵愛也日益減退。某日,他得罪了國君,國君大發雷霆地說:“你以前就假傳我的圣旨、偷駕我的馬車,還在果園給我吃你吃過的剩桃,罪加一等!”
伴君如伴虎,大人物多是喜怒無常,難以捉摸的,在他們身邊做事的人經常要看他們的眼色,誠惶誠恐,如履薄冰,這是韓非子的本義。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彌子瑕的行為前后其實從沒有改變過,之前他的行為曾經被大加贊許,之后又因同樣的行為被治罪,都只是因為君主對他的感情發生了轉變。因此,國君對他的愛憎成為了品評彌子瑕人格的唯一標準,以至于最后成為君主的刀下之魂,這是很片面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僅僅根據一個人的好惡來判斷一切,而不理會客觀事實,甚至是法律約束,那么必然會導致惡果的產生。另一方面,國君對彌子瑕的態度也啟發我們,人們的喜怒好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非美丑的評判標準也不是完全客觀的,它們會隨著人們的主觀情感、意志以及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上一篇:《韓非子·寓言篇·射稽之謳》鑒賞
下一篇:《韓非子·寓言篇·心不在馬》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