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寓言篇·射稽之謳
宋王與齊仇也,筑武宮。謳癸倡,行者止觀,筑者不倦,王聞,召而賜之。對曰:“臣師射稽之謳又賢于癸。”
王召射稽使之謳,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謳不勝如癸美,何也?”對曰:“王試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堅,癸五寸,射稽二寸。(《外儲說左上》)
【鑒賞】重視效益和價值,不只是當代社會人們的追求,在古代社會亦是如此。
宋王與齊王是仇敵,于是宋國修筑武宮以防備齊國進犯。修筑武宮時,有個名叫癸的人唱起歌來,走路的人都停下來觀看,筑宮的人聽了,干活也不知疲倦。宋王聽說后,就把他召來賞賜一番。癸對宋王說:“我的老師射稽唱得比我還好。”于是宋王召來射稽讓他唱,可射稽唱時,走路的人卻像沒聽見似的繼續行走,筑宮的人也感到疲倦。宋王說:“走路的人不停步,筑宮的人感到疲倦,他唱得并沒有你好,而你卻說他唱得比你好,這是什么緣故呢?”癸回答說:“君王您不妨仔細察看一下,就會明白。我唱時筑墻只筑了四板高,而射稽唱時卻筑了八板高;再檢測一下墻的夯實程度,聽我唱時所筑的墻用長矛能刺進五寸,而射稽唱時所筑的墻只能刺進二寸。這一比較,不就分出高下了。顯然,老師超過了我。”
很顯然,在這個故事中,宋王所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現象,認為在癸唱歌的時候行人都停下來了,筑墻人也不知疲倦了,這與射稽唱時行人像沒聽見、筑墻的人感到疲倦的表現不同,故而他斷定癸的歌唱得好一些;但他卻忽略了射稽唱歌時雖然行人不止,筑墻人也會感覺疲勞,但筑墻的速度快,效果好。
協同勞動的歌唱,能帶來實際效果的,就是好的歌唱。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能只是單憑眼睛所看到的就輕易下論斷,因為很多事情我們所見的只是表象而已,而應該從實際效果上加以考量。只有腳踏實地的勞動,實實在在的勞動成果,才能最終促進社會進步,實現個人價值。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還是要學會腳踏實地的才好,始終要把實際效益放在首位。
上一篇:《韓非子·文本篇·定法》鑒賞
下一篇:《韓非子·寓言篇·彌子瑕失寵》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