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致篇
【題解】
《序致篇》相當于全書的序言,主要撰述本書的宗旨和目的。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教育后人要多加學習和借鑒,以完善自身。
【原文】
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1],慎言檢跡[2],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3],所著諸子[4],理重事復,遞相模敩[5],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6],業以[7]整齊門內,提撕[8]子孫。夫同言[9]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10],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11],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12]。吾望此書為汝曹[13]之所信,猶賢于傅婢寡妻耳。
【注釋】
[1]誠孝:忠孝。
[2]檢跡:行為端莊穩重。
[3]已來:“已”通“以”,以來。
[4]諸子:指先秦諸子,這里指魏、晉以來闡述古代圣哲思想的著述。
[5]模敩:模仿。
[6]軌物范世:軌,指車的軌跡;范,指鑄造器物的模子。軌物范世,指為人處世的規范。
[7]業以:用它來。
[8]提撕:扯拉。這里引申為提醒。
[9]同言:相同的話。
[10]暴:暴躁。謔:開玩笑。
[11]凡人:平常人。斗鬩:指家庭內部的矛盾。
[12]諭:使人理解。
[13]汝曹:你們。
【原文】
吾家風教[1],素為整密[2]。昔在齠齔[3],便蒙誘誨;每從兩兄,曉夕溫清[4],規行矩步,安辭定色,鏘鏘翼翼,若朝嚴君焉。賜以優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篤[5]。年始九歲,便丁荼蓼[6],家涂離散,百口[7]索然。慈兄鞠[8]養,辛苦備至;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雖讀《禮》、《傳》[9],微愛屬文,頗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修邊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礪,習若自然,卒難洗蕩。二十已后,大過稀焉;每常心共口敵,性與情競[10],夜覺曉非,今悔昨失,自憐無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后車耳。
【注釋】
[1]風教:家風,家教。
[2]整密:嚴整周詳。
[3]齠齔:齠、齔,原指兒童乳齒脫落,長出恒牙。此處借指童年時代。
[4]溫清:冬天溫暖,夏季清涼。此處指侍奉長輩。
[5]篤:忠實,專一。
[6]荼蓼:指父親去世,家境困苦。
[7]百口:借指全家人。
[8]鞠:撫養。
[9]《禮》:指《禮記》。《傳》:指《春秋左氏傳》,也稱《左傳》。
[10]性與情競:理智與感情相矛盾。
上一篇:《廣要道章》古代勵志家訓
下一篇:《開宗明義章》古代勵志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