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品德的名言名句,品德的名人名言,品德名言警句大全
行為純正的貧窮人,勝過乖謬愚妄的富人。
《舊約全書》
美德乃是一種和諧。
〔古希臘〕畢達哥拉斯 轉(zhuǎn)引自 《古希臘羅馬哲學(xué)》
不正當(dāng)?shù)墨@利給道德帶來損害。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道德是一種在行為中造成正確選擇的習(xí)慣,并且,這種選擇乃是一種合理的欲望。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倫理學(xué)》
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每天在更換主人。
〔古希臘〕普魯塔克 轉(zhuǎn) 引自 《世界名言錄》
兩個餓漢不會比一個餓漢饑餓兩倍;兩個流氓卻會比一個流氓兇惡十倍。
〔英〕蕭伯納 《人與超人·革命者的格言》
羞恥心在我們最年幼的時候發(fā)揮最強烈的作用。
〔英〕塞繆爾·約翰遜 《關(guān)于莎士比亞的筆記》
很少人能有幸做出至善之舉。當(dāng)機會到來時已準(zhǔn)備行善,這就夠了。如果善舉總要等候最合適的對象和最輝煌的時刻,美德的實踐機會將何其少也——那最輝煌的時刻或許永遠不會到來,那最合適的對象或許永遠不會出現(xiàn)!
〔英〕塞繆爾·約翰遜《法國囚徒衣物籌措委員會會議錄》
寡廉鮮恥就是力量。真理和正直為我們的艱難嘗試設(shè)置了界限,而魯莽和偽善卻很容易超越這種界限。
〔英〕赫茲里特 《論性格》
喜歡傷害別人的人自己卻容不得任何傷害。
〔英〕托馬斯·富勒《格言集》
美德和缺點是近親,就像奧地利人的家族,互相通婚繁衍。
〔英〕塞繆爾·巴特勒 《平凡的觀察》
再愚蠢的傻瓜有時也會機智地充當(dāng)一次流氓; 再精明的流氓有時也會懦弱地扮演一次傻瓜。
〔英〕哈利法克斯《道德思想及見解》
綜觀我們一生,我們所有最糟糕的懦弱和卑鄙都是為那些最受我們鄙視的人犯下的。
〔英〕狄更斯 《遠大前程》
真正的悔恨迫使你保持沉默。一個人愿意重新提起的事情就是他想再做一次的事情。
〔英〕 F·H·布拉德利 《格言集》
詛咒與長時間的高聲布道,同樣都是使自己受人推崇的途徑。誰詛咒我們,我們就喜歡誰。為了拯救自己,我們會緊隨在他身后。
〔英〕約翰·塞爾登《圓桌談話》
吹毛求疵的脾氣也許是發(fā)現(xiàn)偽善的最好線索。具有真正美德的人深知獲得它的艱難,當(dāng)然傾向于同情那些曾追求它卻遭到失敗的人們。
〔英〕威廉·申斯通《人與風(fēng)俗論文集》
有些人的“正當(dāng)”似乎存在于對其鄰人的不正當(dāng)?shù)南敕ㄖ小?p>
〔英〕 F·H·布拉德利 《格言集》
對瑕疵眼開眼閉吧,因為你還有大錯。
〔英〕托馬斯·富勒《審慎論》
我對人類的了解越深入,對他們的期望值就越低。現(xiàn)在我稱一個人為好人將比從前容易得多。
〔英〕博斯韋爾《約翰遜傳》
不要過分倉促地相信和欽佩德育教員: 他們說話像天使,生活卻像凡人。
〔英〕塞繆爾·約翰遜 《拉塞勒斯》
事實上,我們有兩種并存的道德: 一種我們鼓吹卻不實行; 另一種我們實行卻很少鼓吹。
〔英〕伯特蘭·羅素《懷疑論文集》
意識到的罪惡能讓我們保持謙卑,但是天哪,實際上它卻讓我們保持卑劣。
〔英〕史蒂維·史密斯 《詩選·承認是不夠的》
別站在天使一邊,那太貶低自己了。
〔英〕D·H·勞倫斯《書信》
有時,只要知道世界上有一個不贊成我們行為的清教徒正從他的鐘樓中監(jiān)視著我們,就足以摧毀我們的快樂。
〔英〕杰拉爾德·布雷南 《旱季斷想》
道德與智慧是實現(xiàn)真正的幸福與自由,所以是不可少的。
〔英〕雪萊《告愛爾蘭人民書》
道德之追求并不出于追求者的利害計較或自愛,不出于他自己利益的任何動機。
〔英〕赫起遜《論道德上的善與惡觀念的起源》
凡是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來的人,方可算得最可尊崇的人。
〔英〕喬叟《喬叟文集》
由惡德而來的快樂,在快樂之中仍能傷害我們; 由美德而來的痛苦,在痛苦之中仍能安慰我們。
〔英〕哥爾頓《拉康》
如果有一個有良好道德風(fēng)氣的社會環(huán)境,是最有利于培養(yǎng)好的社會公民的。
〔英〕弗·培根 《人生論·論習(xí)慣》
幸運所需要的美德是節(jié)制,而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堅韌,后者比前者更為難能。
〔英〕弗·培根 《人生論·論逆境》
一個有崇高美德的人,他的美德愈多,別人對他的嫉妒將愈少;因為他們的幸福來自他們的苦功。它是應(yīng)得的。
〔英〕弗·培根 《人生論·論嫉妒》
誰的行為僅次于流氓?那些和流氓說話的人。
〔英〕蒲柏 《雜感》
我所知道的最大的愉快,就是偷偷地做件好事,再讓人在偶然中發(fā)覺。
〔英〕查爾斯·蘭姆《圓桌談話》
追求正義的激情本身就是一種折磨人的疾病,毫不矜夸矯飾的厭惡才是最好的感情。
〔美〕瑪麗安娜·穆爾《詩選·蛇,蠓,玩蛇者等等》
清教主義——一種縈繞在心頭的唯恐某地某人獲得幸福的恐懼感。
〔美〕H·L·門肯《滑稽詩文集》
過度的節(jié)制有違于節(jié)制的初衷,而適度的節(jié)制則有助于戰(zhàn)勝過度的放縱。
〔美〕馬克·吐溫 《筆記》
別人身上那種我們稱之為“罪惡”的行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實驗。
〔美〕愛默生 《論文集(第2輯) ·經(jīng)驗》
聲望再高的人也無法完全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準(zhǔn)則;德行再好的人也必須努力避免罪惡。
〔美〕H·L·門肯《少數(shù)派的報告: 筆記》
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將作出“一個現(xiàn)實的決定”,你立刻能理解他已決定干某種壞事。
〔美〕瑪麗·麥卡錫《恰恰相反》
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賴里。
〔美〕愛默生《美國的哲人》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準(zhǔn)繩。
〔美〕比徹 轉(zhuǎn)引自《世界名言錄》
不管時代的潮流和社會的風(fēng)尚怎樣,人總可以憑著自己高貴的品質(zhì),超脫時代和社會,走自己正確的道路。
〔美〕愛因斯坦 轉(zhuǎn)引自 《愛因斯坦》
“睿智”洞悉下一步該做的事,“美德”立刻做下一步該做的事。
〔美〕焦?fàn)柺搿督^望的哲學(xué)》
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xué)的全部涵義。
〔法〕尚福爾《格言與思想集》
有德者常以厭倦來報復(fù)他們被迫屈從的壓抑。
〔法〕居斯塔夫·勒蓬 《格言集》
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棄自我而成的。
〔法〕紀(jì)德《地糧》
有些美德就像是感覺,沒有這種感覺的人既無法看見也無法理解。
〔法〕拉羅什弗科《道德箴言錄》
與其違背道德,不如違背顯貴。賣炭人的妻子要比親王的情婦更值得尊敬。
〔法〕盧梭《新愛洛綺思》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法〕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
犯罪的人能夠被一個有道德的人指揮就覺得減輕了自己的罪戾。
〔法〕雨果《九三年》
好行善事,關(guān)心別人這也是一種品德。
〔法〕雨果 《悲慘世界》
最高的圣德便是為旁人著想。
〔法〕雨果《悲慘世界》
人類的生活對于德,正像對于才一樣,無疑是一個最終的考驗,一個更為美好的世界都需要它們。
〔法〕巴爾扎克《鄉(xiāng)村醫(yī)生》
在遺囑中把財產(chǎn)捐贈給慈善機構(gòu)的人們,不過是在分發(fā)已不再屬于自己的東西。
〔法〕伏爾泰 “書信”
如果我們的美德既沒有人承認也沒有人欣賞,那么,從人性的角度說,它又有什么必要存在?——既然它帶給我們的只有傷害。
〔法〕亨利·德·蒙特朗 《筆記》
真理和美德是藝術(shù)的兩個密友。你要當(dāng)作家,當(dāng)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法〕狄德羅 轉(zhuǎn)引自 《論美》
有些人在社會上享有美譽,其實,他們唯一的好處就是具有某些對社會生活有用的缺陷。
〔法〕拉羅什弗科《箴言集》
我們對大多數(shù)恩人的感激之情,恰似對拔去我們壞牙的牙科醫(yī)生的感情。我們承認他們做了好事,把我們從不幸之中解救出來,但我們也記得他們帶來的痛苦,因而不會十分喜歡他們。
〔法〕尚福爾《格言與思想集》
每一種缺點都或多或少地假扮成美德,每一種缺點都從這種偽裝的相似中得到好處。
〔法〕拉布呂耶爾《品格論·論愛慕》
美德如此值得嘉許,以至邪惡之徒出于私利也想做好事。
〔法〕 沃維納格 《格言集》
如果我們的過錯逃脫了懲罰,又何必抱怨美德沒有得到獎賞。
〔法〕讓·羅斯唐《一個人物的日記》
有些缺點比美德更能清楚地證明一個人的優(yōu)秀品格。
〔法〕雷斯紅衣主教《回憶錄》
低卑沒有貶低的權(quán)力,唯光榮方可抨擊恥辱。
〔法〕夏多布里昂《墓外回憶錄》
你消滅的每一種缺點都存在著與它對應(yīng)的長處,兩者相輔相成、生死與共。
〔法〕阿納托爾·法朗士 《伊壁鳩魯?shù)幕▓@》
沒有道德的上帝是可怕的。
〔德〕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揭示出人類的天性的是弱點,而顯示出個人特色的則是優(yōu)點;人人都有共同的缺點和不幸;而美德則各各不同。
〔德〕歌德《格言和感想錄》
人類尚不完美的向善決心,總是屈服于根深蒂固的習(xí)慣。其實,它就像是我們在星期天和節(jié)日進行的掃除、擦洗和裝飾工作。當(dāng)然我們還會重新沾染灰塵,但這種不完美的掃除過程畢竟體現(xiàn)了我們對于清潔原則的擁護。
〔德〕歌德《與黎默的談話》
那些立身揚名出類拔萃的,他們憑借的力量是德行,而這也正是我的力量。
〔德〕貝多芬《貝多芬語錄》
美德的道路窄而險,罪惡道路寬而平,可是兩條路止境不同: 走后一條路是送死,走前一條路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
〔西班牙〕塞萬提斯 《堂·吉訶德》
誘惑嘲笑著那些認真對待它的傻瓜。
佚名 《角色與觀察》
一個稱頌自己誠實的老實人,盡管行為端方,說起話來卻像個無賴。
佚名 《角色與觀察》
要讓每個人具有相同的美德是不可能的; 但讓每個人同樣善良正直卻是可能的。
佚名 《角色與觀察》
人們的缺德常常是出于無聊。
〔俄〕高爾基《二十六個和一個》
不要把痰吐在井里,哪天你口渴的時候,也要上井邊來喝水的。
〔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獅子和老鼠》
勝利是暫時的,而美德即將千古流芳。
〔俄〕 普希金 《給A·A·別斯杜熱夫的信》
人在智慧上應(yīng)當(dāng)是明豁的,道德上應(yīng)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yīng)該是潔凈的。
〔俄〕契訶夫 轉(zhuǎn)引自 《回憶契訶夫》
敗壞道德的東西是愚蠢、貧窮和丑惡的生活!
〔挪威〕易卜生《人民公敵》
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
〔捷克〕夸美紐斯《大教學(xué)論》
如果我恨自己,我就無法愛任何人。這就是我們在德行出眾者面前感到極不自在的原因。他們輻射出一種折磨人的氣氛,并將自己投入其中。
〔瑞士〕榮格《心理反射》
過分忙于行善的人會發(fā)現(xiàn)沒有時間修身。
〔印度〕泰戈爾 《飛鳥集》
感激是一種債務(wù),這是真的,但它不同于其他一切債務(wù): 盡管它理應(yīng)償還,但卻決不會被催討。
佚名 《角色與觀察》
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春秋)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
德不孤,必有鄰。
(春秋)孔丘《論語·里仁》
道德當(dāng)身,故不以物惑。
(戰(zhàn)國)《管子·戒》
羽翮不修,不可以致千里。
(漢)班固《漢書·王尊傳》
貨賄為賢所賤,德行為賢所貴。
(唐) 張九齡《親賢》
不欺者,修德之本。
(宋)劉荀《明本釋》卷上
一德立而百善從之。
(宋)楊時《二程粹言·論道篇》程頤語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明) 洪應(yīng)明 《菜根譚》
欲樹之長,必先始生時刪其繁枝; 欲德之盛,必先始學(xué)時去夫外好。
(明) 王守仁《傳習(xí)錄》上
德不美,乃汝之羞。
(明) 方孝孺 《雜銘·衣》
以向者之過為悔,于是而有遷就補綴之術(shù),將終身僅給一過也。
(清) 王夫之《思問錄》
只顧個人的吃喝玩樂和一個人的道德墮落之間,并不是距離很遠的。
馬鐵丁 《馬鐵丁雜文選·吃喝玩樂》
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定是一個有崇高的理想的人。
陶鑄《理想·情操·精神生活》
社會最需要的是良好的品德,其次才是豐富的學(xué)識。
羅蘭《羅蘭小語》
上一篇:關(guān)于命運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哲學(xué)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