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煩:煩雜,煩瑣。廢:廢棄。治理大事不要煩瑣,太煩瑣就會導致混亂;治理小事不要懈怠,懈怠了就會前功盡棄。指干大事要抓住重點,做小事要深入細致。漢·桓寬《鹽鐵論·刺復》:“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春秋》曰:其政恢卓,恢卓可以為卿相;其政察察,察察可以為匹夫。”
【例】劉先生分析歸納的10個因素,我們不妨檢討一下,哪幾個是我們的“致命點”?所謂善為政者,“治大者不可以煩,煩則亂;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則廢。”只有這樣,才能“為治有體”,“一旦云開復見天”。入世在即,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病癥”,該有些緊迫感了。(劉益康《影響礦產勘查引資競爭力的因素》)
上一篇:《治大國若烹小鮮》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