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皮日休·汴河懷古》原文、賞析、鑒賞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2〕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3〕
〔1〕《汴河懷古》是詠史絕句,有新的立意。原題二首,這是第二首。皮日休(約公元834~883),字逸少、襲美,襄陽人。咸通八年進士,任著作郎、太常博士。后參加黃巢軍。黃巢入長安稱帝,任翰林學士。黃巢失敗,被殺。《全唐詩》錄存其詩九卷。他在晚唐繼承中唐新樂府傳統,創作《正樂府》,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黑暗,但識見與藝術尚未及中唐。
〔2〕“盡道”二句:作者著有《汴河銘》可以作這兩句的疏解:“隋之疏淇、汴,鑿太行,在隋之民不勝其害也,在唐之民不勝其利也。今自九河外,復有淇汴,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傳輸,其為利也博哉!”盡道,都說。此河,指汴河,當時運河的一部分,今淤塞。通波,指通航。
〔3〕“若無”二句:水殿龍舟,指帝王乘坐的豪華游艇。據隋杜寶《大業雜記》:隋煬帝開鑿運河,為了往游揚州,“敕王弘于揚州造舟及龍船、水殿、水航、板、板舫、黃蔑舫、平乘艨艟、輕舸等五千余艘。”范文瀾《中國通史》三編一章三節:“蕭皇后乘坐制度較小的翔螭舟,還有高三層稱為浮景的水殿九艘。”作者以此指隋煬帝追求聲色之樂,窮奢極欲,大量征發民工,揮霍民財,造成人民反抗,天下大亂。禹功,大禹治理水利的功績。不較多,差不多。
皮日休的這首詠史七絕,對隋煬帝開鑿運河作了新的評價。唐皎然《詩式》分析此詩說:“首句言因鑿此河,發丁滋怨,亦隋之足以取亡,翻起。次句言有此河水利可通,今日賴之,正承。三句開一筆,其意全在四句發之。”第四句“共禹論功不較多”,是皮日休對開鑿運河歷史意義的肯定性評價。《劍橋中國隋唐史》也肯定了隋開鑿運河在防御北方和東北部區域的戰略意義,以及完成全國交通體系而促進中國經濟尤其是東南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元代文學·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三國六朝文學·曹植·洛神賦(并序)》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