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陳鐸·〔雙調·水仙子〕瓦匠》原文、賞析、鑒賞
東家壁土恰涂交〔2〕,西舍廳堂初窀了〔3〕,南鄰屋宇重修造。弄泥漿直到老,數十年用盡勤勞。金張第游麋鹿〔4〕,王謝宅長野蒿〔5〕,都不如手鏝堅牢〔6〕。
〔1〕雙調,曲調名。水仙子,曲牌名。《水仙子·瓦匠》是陳鐸的代表作之一。陳鐸(約公元1488~1521),字大聲,號秋碧,下邳(今江蘇邳縣)人,家居南京。以祖蔭世襲濟州衛指揮,但不預政事。能詩擅畫,精通音律,尤長于散曲,被教坊子弟稱為“樂王”。著有散曲集《滑稽余韻》、《月香亭稿》、《可雪齋稿》、《秋碧軒稿》和《梨云寄傲》。還著有詞集、雜劇、傳奇等。散曲以《滑稽余韻》最有名,共收小令一百三十六首。以城市下層人民的生活為題材,描繪了當時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物風貌。
〔2〕恰涂交:才涂好。
〔3〕窀(wa):向房頂上鋪瓦。
〔4〕“金張”句:漢朝顯貴們的府第都已倒塌,成為鹿群居游之地。金,指漢代的金日磾,自武帝至平帝,七世為內侍,拜車騎將軍。張,指漢武帝時的顯貴張安世,自宣帝以來,其家為侍中、中常侍者十余人。后世言世代顯貴者,輒并舉金張。左思《詠史》詩之二:“金張藉舊業,七世珥漢貂。”
〔5〕“王謝”句:東晉時的顯貴之家如今已長滿了野草。王,指東晉士族王導,字茂弘,歷仕三朝,官至太傅。謝,謝安,字安石,官尚書仆射,領中書令,進太保,卒贈太傅。兩家世為望族。此句當從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化來。
〔6〕手鏝(man):手拿著抹墻用的工具。
這首小曲寫泥瓦匠。 作者對他們一生的辛勞給予了熱情的贊揚并抱有深切的同情。“數十年用盡勤勞”,而使別人生活舒適。對比中也揭示了富貴是過眼煙云而勞動精神是永存的哲理。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杜仁杰·〔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構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