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穎脫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平原君列傳》:“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zong) 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sha) 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皆唬骸壬巹僦T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煸唬骸寄私袢照執幠抑卸?。使遂蚤 (早) 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皆讯◤亩鴼w,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煲詾樯峡?。”
【今譯】 戰國時秦軍圍趙都城邯鄲,趙王派平原君趙勝去楚國求救定盟,準備帶門下食客中文武兼備的二十人前往,但挑來挑去、只選中十九人。門客毛遂上前自我推薦說:“聽說您將要去楚合縱,選門客二十人不足,希望您允許我湊足數一起去。”平原君問:“先生在我的門下幾年了?”毛遂說:“有三年了?!逼皆f:“賢士的處世,就如同錐子放在囊中,錐子尖馬上會露出來,今天先生在我門下已三年,左右沒人稱道,我也沒有聽說,恐怕是先生無有所長,還是算了吧,請您留下。”毛遂說:“我今天正是請求將自己放在囊中啊。如果我早處于囊中,那連錐子把兒也會露了出來,豈止錐子尖呢?!逼皆谑菐煲煌俺?。在與楚王談判時,遇到困難,半天不能決定,毛遂奮身上殿,陳說利害,說服楚王,得以定盟而歸。回趙后,平原君感嘆說:“我鑒別天下士人成百上千,自以為有眼力,但對毛先生卻看錯了,毛先生一至楚國,而使趙比九鼎大呂還重,毛先生的三寸之舌,比百萬大軍還強。我簡直不敢再鑒別士人了?!庇谑且悦鞛樯峡?。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人的才華得以顯露施展; 或反其意,指才智不足或不遇機遇,不得施展。
【典形】 敗錐、處囊、處囊錐、利穎、斂穎、露囊錐、毛遂錐、毛錐、囊脫、囊穎、囊中穎、囊錐、收毛、透穎錐、脫穎、脫錐、穎脫、重九鼎、錐出囊、錐囊、鈍錐寧出囊、囊未出、囊中錐、錐見穎、脫穎人、重毛遂、利錐末、處囊中、脫穎錐。
【示例】
〔敗錐〕 明·袁宏道《別方子公》:“空囊唯敗錐,饑程如何度?”
〔處囊〕 唐·駱賓王《上瑕丘韋明府啟》:“邯鄲下客,效處囊于趙相?!?br>
〔處囊錐〕 宋·黃庭堅《次韻奉送公定》:“功成在漏刻,穎利處囊錐?!?br>
〔利穎〕 唐·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擺囊看利穎,開頷出明珠。”
〔斂穎〕 清·趙執信《贈山陽程遠復》:“君才與年俱莫當,且復斂穎囊中藏?!?br>
〔露囊錐〕 元·耶律楚材《再用韻寄摶霄》之一:“鄙論我甘蒙醬瓿,雄材君已露囊錐?!?br>
〔毛遂錐〕 宋·梅堯臣《送甥蔡骃下第歸廣平》:“改作毛遂錐,穎脫奚足算?!?br>
〔毛錐〕 元·宮天挺《死生交范張雞黍》:“毛錐脫布囊,鋒劍倚天長?!?br>
〔囊脫〕 清·程先貞《和陶飲酒》:“漫看諸少年,囊脫新錐穎?!?br>
〔囊穎〕 清·程先貞 《夏日閑居》:“老錐囊穎鈍,孤劍蒯緱貧?!?br>
〔囊錐〕 宋·黃庭堅 《呻吟齋睡起》:“璞玉深藏器,囊錐立見尖。”
〔收毛〕 唐·孟郊《斗雞聯句》:“選俊感收毛,受恩慚始隗。”
〔透穎錐〕 唐·元稹《酬翰林白學士代書》:“葉怯穿楊箭,囊藏透穎錐。”
〔脫穎〕 清·黃遵憲《陸軍官學校開校禮成》:“刃當摩厲須,錐乃脫穎出?!?br>
〔脫錐〕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一言空驥櫪,再見脫錐囊。”
〔穎脫〕 唐·李白 《與韓荊州書》:“則三千賓中有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
〔重九鼎〕 宋·陸游《儒生》:“用可重九鼎,窮寧直一錢?!?br>
〔錐出囊〕 宋·陸游《秋夜書懷》:“衰遲分作驥伏櫪,斂退敢求錐出囊?!?br>
〔錐囊〕 三國·曹植《求自試表》:“昔毛遂趙之陪隸,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
上一篇:毛遂自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漢皋解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