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新敏
短篇小說。作者劉恒。發表于《中國》1986年第9期。《小說選刊》1987年第2期轉載。獲全國第八屆(1985—1986)短篇小說獎。小說表現的是貧窮與饑餓對人性格的扭曲。楊天寬因為貧窮娶不下媳婦,卻又因了貧窮僅用二百斤谷子便換來了一個老婆。老婆脖子上長了一個癭袋,所以人們就管她叫“癭袋”。那時剛分地不久,天寬性子鈍,人人不要的地給了他,他不吭聲。老婆卻是個惹不得的母夜叉,爬豬棚上罵街。她很勤快,忙活一夏天,收的山藥吃不了,天寬有心接濟叔伯兄弟楊天德一點兒,女人卻擋住不讓,把山藥封進了窖里。天寬明白了,這個女人嘴傷人,心也傷人,但她待他不薄,炕上地里都能做,有這個也就夠了。以后他們有了四男四女,日子很快便過得緊巴了。孩子們用糧食命名,每日餐后母親都要檢查看碗底舔干凈了沒有。一到晚上,天寬常出去借糧,天德因為記恨當年癭袋的不義,不肯借給。癭袋便偷摘天德的南瓜解氣。鬧饑荒年,癭袋還從演習部隊的馱炮騾子的糞中淘糧食。她干私活下狠心,到隊上磨洋工,偷吃的,手也練惡了。天寬老了,饑餓使人最本能的性欲也受了挫折。那年癭袋到公社糧棧去買返銷糧,不慎把購糧證丟了,自知理虧,被丈夫一頓狠打。想想沒有糧食以后沒法活,便服毒自殺了,臨死留下的一句話是“狗日的糧食”。小說巧妙地把人置于死亡線上掙扎的背景中,在那里把人還原,擴張著人的食色的生物本能。透過小說,使人們看到了他們生活負擔的沉重以及生命意志在這如癭袋般沉甸甸的生活面前的痛苦掙扎。
上一篇:張艷華《狗兒爺涅槃》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張學軍《狠透鐵》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