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xué)·倪瓚·題鄭所南蘭》原文、賞析、鑒賞
秋風(fēng)蘭蕙化為茅〔2〕,南國凄涼氣已消〔3〕。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4〕。
〔1〕這是一首題畫詩。倪瓚通過題鄭所南所畫墨蘭,贊頌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崇高節(jié)操。 鄭所南,即鄭思肖,南宋詩人、畫家,福建人。 宋亡,隱居蘇州,坐臥必南向,自號所南,表示不忘宋室。倪瓚(公元1301~1374),字元鎮(zhèn),號云林,無錫(今江蘇無錫市)人。他預(yù)料天下將有大事,便散其家財(cái)給親朋舊故,扁舟往來江湖之間,終身不仕。 他也是元代著名畫家,其寫景和題畫詩都很出色,時(shí)時(shí)流露出鮮明的民族意識(shí)。
〔2〕“秋風(fēng)”句:言秋風(fēng)一起,蘭蕙等香草都變成了茅草。 隱喻隨政治氣候變化,有的人喪失氣節(jié)。屈原《離騷》:“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3〕“南國”句:指南宋氣數(shù)已盡,毫無生氣。 消,消失。
〔4〕“只有”二句:意為只有鄭所南心志不改,用眼淚研墨寫出忠君愛國的偉大“詩篇”(即所畫墨蘭)。 《離騷》,戰(zhàn)國時(shí)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傾吐愛國思想的代表作。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宋亡后,許多士大夫搖身一變,降元事敵,南宋終于氣數(shù)盡消。 但鄭思肖沒有隨波逐流,對故國依然忠貞不阿,他筆下的墨蘭飽含著強(qiáng)烈的愛國熱情,與當(dāng)年屈原所寫的《離騷》可謂異曲同工。全詩以比興手法,含蓄之中透著悲憤和激情。
上一篇:《明代文學(xué)·徐渭·題葡萄圖》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俞平伯·風(fēng)中》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