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杜牧·泊秦淮[1]》原文、賞析、鑒賞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3]
[1]秦淮河是長江支流,源出江蘇溧水縣,橫穿南京市流入長江。傳說秦始皇時代為疏通淮水而開鑿,因名秦淮。自六朝以來,秦淮河兩岸是金粉繁華之地,青樓酒館聚集。杜牧夜泊秦淮,所見所聞有感,寫下這首著名絕句。
[2]“煙籠”二句:煙、月,互文,描寫迷朦的月色和輕煙籠罩著寒水和岸沙。泊,停船靠岸。這里指停泊處靠近酒家。
[3]商女:賣唱的歌女。后庭花:即南朝陳后主陳叔寶所制歌曲《玉樹后庭花》,其辭輕佻放蕩,后多用以稱亡國之音。
這首七絕抒寫夜泊秦淮聞歌而引起憂國傷時之感,表現了對晚唐國運深沉的憂慮。首句把凄冷的煙、月、寒水、岸沙組成迷朦、哀傷的意象;次句是過渡句,既點出題目地點,又把這凄冷的畫面與近處酒家結合到一起,以便自然過渡到下文的詩意。后兩句敘事和抒慨。明寫商女,實寫那些逐聲賣笑、花天酒地的達官貴人、商賈巨富。詩人由聽到《后庭花》,聯想到陳后主的亡國,聯想到國家的前途。詩人把內心的這些活動,濃縮在明白淺顯的兩句詩里,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晚唐的現實,歷史和現實一線貫穿,寄寓著無限悲慨和辛辣的諷刺,意蘊深遠。
上一篇:《沙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晏殊·浣溪沙》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