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詩經》·桃夭(周南)》原文、賞析、鑒賞
桃之夭夭〔2〕,灼灼其華〔3〕。之子于歸〔4〕,宜其室家〔5〕。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3〕。之子于歸〔4〕,宜其家室〔5〕。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6〕。之子于歸,宜其家人〔8〕。
〔1〕這是一首新婚賀女的詩,列為《周南》的第六篇。
〔2〕夭夭(yao):同“枖,木少壯,即初長成開花的樹。一說,形容花之嬌好。
〔3〕灼灼(zhuo):形容花之盛開,鮮明,光彩照人。華:古“花”字。
〔4〕之子:是子,指這個新婚女子。子,古時男女的通稱。于:往。歸:歸于夫家,即出嫁。
〔5〕宜:適當、相宜。室家:男子有妻稱有室,女子有夫稱有家,這里指家庭。
〔6〕有蕡(fen):即蕡蕡,形容果實肥大。實:果實。這里以結實比喻生子。〔7〕蓁蓁(zhen):葉子茂密的樣子。這里指興旺而福蔭后代。
〔8〕家人:指家族之人。
這是新婚祝賀女方的樂歌,大多在婚禮中演唱。詩用“比”的手法,以桃花鮮艷比喻女子貌美,用果實肥大、枝葉茂密比喻家族興旺、昌盛,稱贊新娘美麗而且嫁過來使家庭和順、興旺。“比”即比喻和比擬,也是《詩經》常用的藝術手法,以桃花比喻女子面容,是中國文學常用的比喻。
上一篇:《先秦文學·《詩經》·柏舟(鄘風)》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李清照·武陵春》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