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煜·烏夜啼》原文、賞析、鑒賞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2〕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
〔1〕《烏夜啼》本是唐教坊曲,五代時名為《相見歡》,李煜將其改名為《烏夜啼》。這里選兩首,都是囚居汴京時所作。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號仲隱,初名從嘉,李璟第六子,建隆二年繼南唐國主位,更名煜。在位十五年。在位時曾向宋納貢稱臣,公元975年宋攻滅南唐,被俘入汴京,封違命侯,軟禁,兩年后被宋太祖賜藥毒死。史稱南唐后主。理政無能,風流誤國,卻多才多藝,工書善畫,精通音律,其詞上承殘唐五代,下啟兩宋,是南唐詞派成就最突出的詞人。前期創作多寫宮廷生活和宴游逸樂,后期是亡國俘虜,多寫對往昔生活的追憶,抒發亡國的痛苦。王國維據其后期創作說:詞的發展到李后主“境界始大,感慨始深”。
〔2〕胭脂淚:女子搽胭脂,淚經臉頰流下,帶著胭脂紅色。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意為臨別時見女方流淚因不忍離別而一醉。幾時重:何時重逢。
這首詞借傷春寫亡國之思:春天短暫,林花落紅,匆匆凋謝,是經不住風雨摧殘的,寓比擬象征之意,自悲身世。下片追懷往事,昔日溫馨不會重來,“水長東”,喻愁苦不斷,怨恨無窮。全詞取譬恰當,蘊寓深遠,詞語清新自然,而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形象鮮明而情調哀愁。詞的意境超出作者自身亡國經歷的范圍,表現了在人生道路陷入厄運而有無限恨事者的共同體驗,有其普遍意義。
上一篇:《明代文學·楊慎·臨江仙》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俞平伯·假如你愿意》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