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詩經》·靜女(邶風)》原文、賞析、鑒賞
靜女其姝〔2〕,俟我于城隅〔3〕。愛而不見〔4〕,搔首踟躕〔5〕。
靜女其孌〔6〕,貽我彤管〔7〕。彤管有煒〔8〕,說懌女美〔9〕。
自牧歸荑〔10〕,洵美且異〔11〕,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12〕。
〔1〕《邶風》共十八首,《靜女》是第十七篇。邶國的地域約位于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邶國存在時間很短,后與鄘、衛二國合并為衛國。《靜女》一詩是寫情人約會的詩,頗具情趣。
〔2〕靜女:安詳文靜的姑娘。朱《集傳》:“靜者,閑雅之意。”姝(shu):美麗。
〔3〕俟(si):等候。城隅:城角幽僻之處。朱《集傳》:“城隅,幽僻之處。”
〔4〕愛:“薆”之借字,隱蔽,躲藏。《爾雅》:“薆,隱也。”不見,不露面。
〔5〕搔首:用手撓頭。踟躕:走來走去,徘徊不定。此指焦急惶惑、心情不安的情態。
〔6〕孌(luan):美好。朱《集傳》:“孌,好貌。”
〔7〕貽(yi):贈送。彤(tong)管:紅色管狀小草。一說笛類樂器。
〔8〕有煒(wei):即煒煒,紅亮的樣子。
〔9〕說:同“悅”。悅懌(yi),喜愛。女:汝,你。此處語涉雙關,既贊物又贊人。
〔10〕牧:牧野。朱《集傳》:“牧,外野也。”歸:同“饋”,贈送。朱《集傳》:“歸,亦貽也。”荑(ti):嫩白的茅草。毛《傳》:“茅茅之始生也。”
〔11〕洵(xun):誠然,實在。異:奇異,不同一般。
〔12〕“匪女”二句:謂物以情而重,因是美人所贈,故更加覺得美麗。匪,非,不是。女,汝,指所贈彤管、荑草。
詩寫一對情人約會的情景,曲折而生動,活現小兒女的情態。先寫男子赴會,女子故意躲藏,急得男子抓耳撓腮,走來走去,不知所措。女子突然出現,向男子贈物表情,禮物不過是從野外采來的紅草、白荑,男子語帶雙關,說物美是因為人美,因是美人所贈,表達美人的情意,所以更加美麗。全詩充滿愉快而幽默的情趣,洋溢著戀愛中的幸福。
上一篇:《宋代文學·辛棄疾·青玉案》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尤袤·題米元暉瀟湘圖》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