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汪元量·湖州歌》原文、賞析、鑒賞
一掬吳山在眼中,樓臺累累間青紅。〔2〕錦帆后夜煙江上,〔3〕手抱琵琶憶故宮。
北望燕云不盡頭,〔4〕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西四百州。〔5〕
〔1〕《湖州歌》,用七絕連章的形式,寫南宋亡國時三宮被俘虜押送燕京的史事。時為德祐二年,元丞相率軍進駐湖州(今浙江吳興),派人到臨安令宋皇太后手詔天下州郡歸降,解散南宋政府,全面接管政權,然后押送所俘虜的南宋母后、幼主、宮女、內侍、樂官等北行,汪元量亦在其中。事件發端在湖州,故定名《湖州歌》,連章七絕九十八首,選二。汪元量(生卒年不詳),字大有,號水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宮廷琴師,宋亡被擄北去。后為道士南歸,漫游四方,不知所終。詩多紀宋亡史實,沉郁凄涼,是遺民詩人的優秀代表。有《湖山類稿》、《水云集》。
〔2〕“一掬”二句:這是離開臨安時回顧所見景象。一掬(ju),一捧。吳山,一名胥山,在今杭州市錢塘江北岸。船離臨安,遠望吳山,顯得體積很小,似乎可以捧起,顯示離臨安已經越行越遠。累累,重重疊疊。間青紅,形容樓臺有青色,有紅色,高低錯落。
〔3〕錦帆:指被俘后妃、宮女所乘的船。后夜煙江上:表明船上人至后半夜還不能入睡。
〔4〕“北望”句:燕云,指此行押解所去的北方。燕,今北京市一帶,當時元以今北京市為大都。句意為北去燕京路遠漫漫。
〔5〕四百州:唐開元二十八年全國重設郡(州)府三百二十八個,宋時國土小,不到此數,這里舉其整數。
《湖州歌》是宋朝亡國實錄,寫亡國之苦,去國之戚。所選上一首,寫被俘宮人船行后對故國的眷戀,對吳山、樓臺的依依,在夜半煙江上的故宮回憶,都深寓亡國之痛。下一首寫北行途中的故國之思,前途漫漫,江水東流,都沒有盡頭,包含著興衰榮辱的慨嘆;夕陽寒鴉,國土難見,涵蘊著無限蒼涼和惆悵。詩的情致哀怨沉郁,韻調凄婉,發人深省。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王維·渭川田家[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先秦文學·《詩經》·溱洧(鄭風)》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