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舊體詩·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原文、賞析、鑒賞
萬家墨面沒蒿萊,
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
于無聲處聽驚雷。
這首名詩是“五卅”運動九周年的感懷之作。在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之下,中國人民陷于水深火熱之中,萬家“墨面”②,田園荒蕪,流亡荒野。第二句中的:“敢”是豈敢、哪敢之意。在白色恐怖下,哪里敢把感天動地的哀歌抒唱出來呢?“心事浩茫連廣宇”,表現了魯迅把祖國和人民的解放縈繞于胸懷。第四句寫在全國的悲憤沉默之中,魯迅聽到有如地震前震的滾滾驚雷。整個詩篇悲昂慷慨,震人心弦,成為千古絕唱。
1961年10月7日毛澤東把這首《無題》書贈給日本朋友,并說明:“這一首詩,是魯迅在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寫的”。當時曾囑郭沫若把詩譯成白話。同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郭沫若如下的譯文:
到處的田園都荒蕪了,普天下的人都面黃肌瘦。應該呼天搶地、號啕痛哭,但是,誰個敢咳一聲嗽?失望的情緒到了極點,怨氣充滿了整個宇宙。誰說這真是萬籟無聲呢?聽!有雷霆的聲音怒吼!
注釋
① 這首詩寫于1934年5月30日,書贈日本友人新居格。收《集外集拾遺》。② “墨面”一詞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面容瘦黑”,《淮南子·覽冥訓》:“美人拿首墨面而不容”(拿首,蓬頭)。另一種解釋即“墨刑”,刺刻面額,染以黑色,作為懲罰的標志,后有時作為囚犯的代稱。在魯迅這首詩里,當以第一種解釋較為貼切。下文的“蒿萊”廣指芒草荊棘,深能沒人,泛指田園荒蕪,一片荒涼景象。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杜甫·旅夜書懷[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李商隱·無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