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世說新語·華歆王朗》原文、賞析、鑒賞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2〕,有一人欲依附〔3〕,歆輒難之〔4〕。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5〕。既已納其自托〔6〕,寧可以急相棄邪?〔7〕”遂攜拯如初〔8〕。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1〕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德行》,題目是編選者加的。全文短短七十余字,刻畫了兩個活生生的人物性格。《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一部筆記小說集,作者是劉義慶和他的門人。劉義慶(公元403~444),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他性簡素,愛好文學。曾任南兗州刺史、都督、加開府儀同三司。著述除《世說新語》外,還有《幽明錄》等。《世說新語》以掇拾漢末至東晉士族階層人物的遺聞軼事為主,全書按內容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篇,每篇有故事若干。梁劉孝標為此書作注,引書多達四百余種,有極高的資料價值。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世說新語》“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
〔2〕華歆:字子魚,高唐(今山東禹城縣西南)人,漢桓帝時任尚書令,入魏官至太尉。王朗:字景興,東海郯城縣(今屬山東)人,漢末為會稽太守,入魏官至司徒。俱:一起。
〔3〕依附:附著、依賴,這里是指請求幫助一同前往。
〔4〕輒:隨即。難之:感到為難。
〔5〕“本所以”二句:意思是說當初之所以猶豫為難,正是怕情況緊急時難以照顧。
〔6〕納其自托:接受他的請托。
〔7〕“寧可”句:意思是說怎么可以情況緊急就拋棄不管呢?
〔8〕攜拯如初:攜帶拯救和起初一樣。
本文通過一個具體事件,展示、刻畫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華歆慎始善終,王朗則輕率狹迫。短短的篇幅,動作、對話一應俱全,情節也較為完整,這是十分難得的。
上一篇:《馮至·十四行(選第十)》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劉大白·賣布謠》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