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xué)·夏完淳·別云間》原文、賞析、鑒賞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2〕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3〕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4〕
〔1〕這首詩寫于公元1647年夏天作者被俘押往南京時。云間,松江的別稱,作者的家鄉(xiāng)。夏完淳(公元1631~1647),原名復(fù),字存古,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清兵渡江后,十四歲隨父夏允彝、師陳子龍起兵抗清,兵敗父、師死難,他又參加太湖義軍,再兵敗,流亡江、漢間繼續(xù)抗清活動,南明小朝廷遙授他中書舍人職。因被告密被清兵逮捕,在南京不屈就義,時年未滿十七歲。在短短的生命中,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悲亢激越、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歌。有《夏完淳集》。
〔2〕“三年”二句:羈旅,流落在外鄉(xiāng)。南冠,囚徒的代稱。作者自隨父、師起兵離開家鄉(xiāng),輾轉(zhuǎn)流亡各地繼續(xù)抗清,至被捕作囚徒,整三年。
〔3〕“無限”二句:二句說誰說天地寬呢,我為山河淪喪而流的淚,已經(jīng)無處流了。孟郊:“出門即有礙,誰云天地寬。”但本詩化用后,格調(diào)、意境大大提高了。
〔4〕“毅魄”二句:毅魄,語出屈原《九歌·國殤》,意為忠義之魂。靈旗,出征的軍旗。據(jù)《漢書·禮樂志》,把閃耀的星星繡在旗上,故稱靈旗。二句意為死后魂靈歸來之日,一定會看到家鄉(xiāng)人民高舉著起義的軍旗。
這是年少的詩人就義前告別家鄉(xiāng)的詩,對故鄉(xiāng)的深情依戀、生離死別、山河淪喪的痛苦、頑強不屈的斗爭意志,融合在一起,深摯、憂傷的優(yōu)美的戀鄉(xiāng)情結(jié),剛毅堅強的崇高豪情,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 全詩的一抑一揚地逐層把抒情推向高潮,“又”、“難”等字很好地表達了感情的跌宕。尾聯(lián)在依戀、沉郁中振起,是點睛之筆,增強了抒情的力度。
上一篇:《四、小說·世說新語·劉伶病酒任誕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陳敬容·力的前奏》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