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原文、賞析、鑒賞
丁玲(1904~1986),原名蔣袆文,字冰之,湖南臨澧縣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五四”新文化運動時年僅十五歲,積極參加游行、演講、剪辮子等學生運動。1921年與好友王劍虹為尋求真理赴上海,考入共產黨人創辦的平民女子學校和上海大學文學系。1924年去北京大學作旁聽生,次年與胡也頻結婚,開始文學創作。
1927年在《小說月報》發表了《夢珂》,次年又陸續發表了《莎菲女士日記》和《阿毛姑娘》,在文藝界引起強烈反響。并與胡也頻、沈從文在上海組織“紅黑社”,出版《紅黑》半月刊。1931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并任組織部長,主編左聯機關刊物《北斗》。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世紀30年代初期創作有中篇《韋護》、《一九三○年春上海》、《水》等。1933年被國民黨逮捕,三年后經營救出獄,于1936年赴延安。
抗日戰爭開始后,組織西北戰地服務團任主任,奔波在抗日前線,后又主編《解放日報》文藝副刊。這個時期寫有《在醫院中》、《我在霞村的時候》等反映抗日軍民生活的作品。1946年參加晉察冀土改工作團,到涿鹿縣溫泉屯參加土改斗爭,創作反映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這部作品后來獲斯大林文學獎金。
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宣部文藝處長、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并主持過中央文學講習所。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北大荒勞動。“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投入監獄五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獲得平反,雖已年近八旬,但仍繼續創作。丁玲是一位有才華的革命女作家。1986年病逝。
上一篇:《元代文學·盧摯·〔雙調·蟾宮曲〕》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薩都剌·上京即事》原文、賞析、鑒賞